中耳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middle ear
编码2C21.1
关键词
索引词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middle ear、中耳鳞状细胞癌、中耳鳞癌
缩写中耳SCC
别名中耳表皮样癌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位侧
--单侧,未特指--左侧--双侧--右侧发生部位
XA0G74 中耳
XA3UT7中耳的结缔组织和其他软组织XA3KB2鼓室XA08X4鼓膜XA9RH9乳突窦XA16S6前庭窗XA7XY6咽鼓管组织病理
XA7XY6鳞状细胞癌,小细胞,非角化性XA7XY6鳞状细胞癌,HPV阴性XA7XY6鳞状细胞癌,梭形细胞XA7XY6鳞状细胞癌,伴有角质形成XA7XY6鳞状细胞癌,NOSXA7XY6鳞状细胞癌,微小侵袭性XA7XY6鳞状细胞癌,角化的,NOSXA7XY6基底样鳞状细胞癌XA7XY6疣状癌,NOSXA7XY6鳞状细胞癌,明细胞型XA7XY6表皮样癌,大细胞,非角化的,NOSXA7XY6假血管性鳞状细胞癌XA7XY6鳞状细胞癌,腺样XA7XY6乳头状鳞状细胞癌XA7XY6鳞状细胞癌,HPV阳性临床表现
XA7XY6慢性癌痛严重度
XA7XY6III期XA7XY6I期XA7XY6IV期XA7XY6II期其他严重度1
XA7XY6II级XA7XY6I级XA7XY6III级XA7XY6未定等级XA7XY6IV级其他严重度2
XA7XY6C 区域性疾病XA7XY6A 缓解/病愈XA7XY6D 远处疾病XS05 B 局部疾病
XS0E局部局限期XS67局部晚期中耳鳞状细胞癌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中耳鳞状细胞癌是一种起源于中耳黏膜化生鳞状上皮的恶性肿瘤,属于头颈部罕见癌症之一。该类癌症通常在中耳腔内发展,可能侵犯邻近结构如鼓膜、乳突窦、面神经等。其病理类型为鳞状细胞癌,特征是具有角化和细胞间桥的恶性上皮细胞。
病因学特征
-
慢性炎症刺激:
- 长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尤其是合并胆脂瘤或黏膜鳞状化生)是重要的诱发因素。反复炎症可导致上皮异常增生及恶性转化。
-
致癌物质暴露:
- 长期接触某些化学致癌物(如烟草烟雾)可能与发病风险增加相关,但中耳鳞状细胞癌与石棉或重金属的直接关联尚缺乏明确证据。
-
病毒感染:
-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在部分头颈部鳞癌中的作用已被证实,但其在中耳鳞状细胞癌中的致病性仍需进一步研究。
-
遗传因素和其他基础疾病:
- 目前无明确证据支持遗传因素直接导致本病,但某些遗传性癌症易感综合征(如Li-Fraumeni综合征)可能通过增加全身癌变风险间接影响。
- 免疫抑制状态可能削弱对异常细胞的清除能力,从而促进肿瘤进展。
病理机制
-
组织学变化:
- 肿瘤呈浸润性生长,由异型性显著的鳞状细胞构成,可见角化珠和病理性核分裂象。
- 肿瘤可突破基底膜侵犯周围骨组织(如颞骨),并通过淋巴或血行转移至颈部淋巴结或远处器官。
-
分子生物学特征:
- 部分病例存在TP53基因突变和EGFR信号通路异常激活,与头颈部鳞癌的分子特征相似,但中耳鳞状细胞癌的特异性分子标记仍需更多研究。
临床表现
-
主要症状:
- 耳部症状:早期以单侧听力下降、血性或脓性耳漏为主,后期可出现顽固性耳痛;耳鸣和眩晕多提示内耳受累。
- 神经症状:面神经麻痹(贝尔氏面瘫)常因肿瘤侵犯面神经管;晚期颅底侵犯可导致多组脑神经(如Ⅴ、Ⅵ、Ⅸ、Ⅹ对)功能障碍。
-
辅助检查:
- 影像学检查:高分辨率CT可评估骨质破坏,增强MRI有助于判断软组织侵犯范围及颅内扩散。
- 病理学确诊:通过术中活检或穿刺获取组织标本,结合细胞角蛋白(CK5/6)等免疫组化标记可明确诊断。
参考文献:上述信息综合了来自多个权威医学资源网站的数据,包括但不限于39健康网、百度百科等,旨在提供关于中耳鳞状细胞癌最全面准确的知识概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