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lip
编码2B60.1
关键词
索引词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lip、唇鳞状细胞癌、唇鳞癌
缩写LSCC
别名下唇鳞状细胞癌、口唇鳞状细胞癌、唇部鳞状细胞癌、鳞癌-唇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发生部位
XA8JD4 唇
XA7H02下唇唇红XA7VQ4上唇XA1BP2唇内面XA5VD0外下唇XA0K68外上唇XA75S0上唇唇红XA15W6下唇XA5163鼻唇沟XA8RK1上唇红缘XA3141唇系带XA3K27外唇XA9TK2下唇红缘XA5LY8人中XA1EF8唇联合组织病理
XA1EF8鳞状细胞癌,小细胞,非角化性XA1EF8鳞状细胞癌,HPV阴性XA1EF8角化棘皮瘤XA1EF8鳞状细胞癌,梭形细胞XA1EF8鳞状细胞癌,伴有角质形成XA1EF8鳞状细胞癌,NOSXA1EF8鳞状细胞癌,微小侵袭性XA1EF8鳞状细胞癌,角化的,NOSXA1EF8亚型疣性癌XA1EF8基底样鳞状细胞癌XA1EF8疣状癌,NOSXA1EF8鳞状细胞癌,明细胞型XA1EF8表皮样癌,大细胞,非角化的,NOSXA1EF8假血管性鳞状细胞癌XA1EF8鳞状细胞癌,腺样XA1EF8乳头状鳞状细胞癌XA1EF8疣状基底细胞样癌XA1EF8乳头状癌,NOSXA1EF8鳞状细胞癌,HPV阳性临床表现
XA1EF8慢性癌痛严重度
XA1EF8III期XA1EF8I期XA1EF80期XA1EF8IV期XA1EF8II期其他严重度1
XA1EF8II级XA1EF8I级XA1EF8III级XA1EF8未定等级XA1EF8IV级其他严重度2
XA1EF8C 区域性疾病XA1EF8A 缓解/病愈XA1EF8D 远处疾病XS05 B 局部疾病
XS0E局部局限期XS67局部晚期唇鳞状细胞癌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唇鳞状细胞癌是一种起源于唇黏膜或唇红部(vermilion border)的恶性肿瘤,属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亚型。该肿瘤严格限定于唇红与黏膜交界区域,不包含唇部皮肤来源的病变。典型临床表现为持续性溃疡、角化性斑块或外生性肿物,具有局部侵袭性和潜在淋巴结转移倾向。
病因学特征
-
环境因素:
- 紫外线辐射:长期紫外线暴露(尤以UVB波段为主)是首要致病因素,通过诱导p53基因光化性突变导致恶性转化。下唇因解剖位置更易受累。
- 化学刺激:烟草使用(包括吸烟和无烟烟草)与乙醇摄入具有协同致癌作用,其代谢产物可直接损伤黏膜上皮DNA。
-
遗传因素:
- 遗传性疾病如着色性干皮病(Xeroderma Pigmentosum)患者因核苷酸切除修复缺陷,紫外线诱发的DNA损伤累积可显著增加唇癌风险。
-
免疫抑制状态:
- 获得性免疫缺陷(如HIV感染)或医源性免疫抑制(器官移植后)可削弱免疫监视功能,使异常增殖的角质形成细胞逃逸清除。
-
其他风险因素:
- 慢性机械刺激:不良义齿、牙齿锐缘等造成的反复创伤可能促进癌变。
- 病毒感染:HPV(尤其高危型)感染与部分病例相关,其E6/E7蛋白通过干扰细胞周期调控参与癌变过程。
病理机制
-
分子生物学改变:
- 慢性累积性DNA损伤导致肿瘤抑制基因(如TP53、CDKN2A)失活和原癌基因(如EGFR、RAS)激活,促使细胞获得无限增殖能力。
-
组织学特征:
- 肿瘤由非典型鳞状细胞构成浸润性巢团,可见角化珠形成、细胞间桥保留及异常核分裂象。高级别病例常伴神经周围浸润和淋巴管侵犯。
临床表现
- 症状特征:
- 早期表现:顽固性黏膜白斑或红斑,表面角化过度,触诊可及基底硬化。
- 进展期表现:中心坏死的火山口样溃疡或菜花样肿物,可伴出血、渗出。
- 晚期症状:侵及口轮匝肌导致闭口困难,累及颏神经引发顽固性疼痛。
参考文献:
- 默沙东诊疗手册(专业版)
- WHO Classification of Head and Neck Tumours, 5th Edition
请注意,以上信息基于现有可靠资料整理而成,具体诊断和处理应由专业医疗人员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