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扁桃体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lingual tonsil

更新时间:2025-06-20 17:52:28
编码2B62.10

关键词

索引词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lingual tonsil、舌扁桃体鳞状细胞癌
缩写舌扁鳞癌、舌扁桃体SCC
别名舌扁桃体恶性肿瘤、舌扁桃体癌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组织病理
--鳞状细胞癌,小细胞,非角化性
--鳞状细胞癌,HPV阴性
--鳞状细胞癌,梭形细胞
--鳞状细胞癌,伴有角质形成
--鳞状细胞癌,NOS
--鳞状细胞癌,微小侵袭性
--鳞状细胞癌,角化的,NOS
--亚型疣性癌
--基底样鳞状细胞癌
--疣状癌,NOS
--鳞状细胞癌,明细胞型
--表皮样癌,大细胞,非角化的,NOS
--假血管性鳞状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腺样
--乳头状鳞状细胞癌
--疣状基底细胞样癌
--鳞状细胞癌,HPV阳性
临床表现
--慢性癌痛
严重度
--III期
--I期
--IV期
--II期
其他严重度1
--II级
--I级
--III级
--未定等级
--IV级
其他严重度2
--C 区域性疾病
--A 缓解/病愈
--D 远处疾病
XS05 B 局部疾病
XS0E局部局限期
XS67局部晚期

舌扁桃体鳞状细胞癌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舌扁桃体鳞状细胞癌是一种起源于舌根部扁桃体区域(即舌扁桃体)的恶性肿瘤。这类癌症属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一个亚类,主要发生在40岁以上的成年人群中,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舌扁桃体位于口咽后壁两侧,当该部位的上皮细胞发生恶变并发展成鳞状细胞癌时,则被诊断为此病。其病理特征是肿瘤组织由不规则排列的、具有角化倾向的鳞状上皮细胞构成,可向深层组织侵犯,并有转移至局部淋巴结或远处器官的风险。


病因学特征

  1. 致癌因素暴露

    • 吸烟与饮酒:长期大量烟草使用及酒精摄入被认为是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两者协同作用下会显著增加患病几率。
    •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近年来研究发现,某些类型的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部分口腔和咽部鳞状细胞癌相关联,尤其是HPV-16型。
    • 不良生活习惯:如咀嚼槟榔等习惯在特定地区也增加了发病风险;此外,不合适的假牙长期刺激黏膜亦可能是潜在诱因之一。
    • 其他环境因素:职业性接触某些化学物质(例如石棉、重金属)、放射线暴露以及慢性炎症状态也可能促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2. 遗传易感性

    • 尽管大多数病例无明显家族聚集现象,但存在少数报告指出遗传背景可能影响个体对上述致病因子的敏感度,从而间接参与疾病进程。
  3. 免疫功能低下

    • 免疫系统受损条件下,人体清除异常细胞的能力下降,增加了患癌的可能性。例如HIV感染者中此类癌症发病率较高。

病理机制

  1. 细胞分化障碍

    • 正常情况下,表层上皮细胞经历增殖-成熟-脱落的过程。但在致癌因素的作用下,这一过程被打乱,导致未完全分化的细胞累积形成新生物。
  2. DNA损伤积累

    • 致癌物引起的基因突变累积最终激活原癌基因或失活抑癌基因,促使正常细胞向恶性转化。
  3. 血管生成

    • 肿瘤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血液供应以满足其代谢需求。新生血管不仅支持了肿瘤体积增大,还为癌细胞提供了转移途径。

临床表现

  1. 症状特征
    • 早期症状:可能仅有轻微不适感或者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吞咽困难、咽喉疼痛、声音嘶哑等症状。
    • 晚期症状:肿瘤增大可造成明显的吞咽障碍、体重减轻、颈部包块(通常是转移淋巴结)以及呼吸困难等严重并发症。
    • 特异性体征:检查可见舌根部肿块或溃疡面,质地硬且不易移动,表面可能伴有出血点或坏死组织。

参考文献:《Cancer》, 《Head and Neck Pathology》等相关专业期刊及教科书内容。请注意,本回答仅提供基于现有公开资料的信息概述,具体诊疗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