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cornea
编码2D01.1
关键词
索引词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cornea、角膜鳞状细胞癌、角膜鳞癌
缩写角膜SCC
别名角膜鳞状上皮癌、角膜表皮癌、角膜鳞状细胞恶性肿瘤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位侧
--单侧,未特指--左侧--双侧--右侧发生部位
XA4C02 角膜
XA1DA5角膜缘组织病理
XA1DA5鳞状细胞癌,小细胞,非角化性XA1DA5鳞状细胞癌,梭形细胞XA1DA5鳞状细胞癌,伴有角质形成XA1DA5鳞状细胞癌,NOSXA1DA5鳞状细胞癌,微小侵袭性XA1DA5鳞状细胞癌,角化的,NOSXA1DA5乳头状基底样癌XA1DA5基底样鳞状细胞癌XA1DA5鳞状细胞癌,明细胞型XA1DA5表皮样癌,大细胞,非角化的,NOSXA1DA5假血管性鳞状细胞癌XA1DA5鳞状细胞癌,腺样XA1DA5乳头状鳞状细胞癌XA1DA5疣状基底细胞样癌临床表现
XA1DA5慢性癌痛严重度
XA1DA5III期XA1DA5I期XA1DA5IV期XA1DA5II期其他严重度1
XA1DA5II级XA1DA5I级XA1DA5III级XA1DA5未定等级XA1DA5IV级其他严重度2
XA1DA5C 区域性疾病XA1DA5A 缓解/病愈XA1DA5D 远处疾病XS05 B 局部疾病
XS0E局部局限期XS67局部晚期角膜鳞状细胞癌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角膜鳞状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眼部恶性肿瘤,起源于角膜上皮层的鳞状细胞。该肿瘤属于上皮源性恶性肿瘤,可原发于角膜上皮,也可由角膜上皮内瘤变(CIN)突破基底膜进展为浸润性癌。高发人群为40至60岁中老年男性,常见累及角巩膜缘及结膜。
病因学特征
-
紫外线照射:
- 长期紫外线暴露是明确的环境风险因素,通过诱导角膜上皮细胞DNA损伤及修复异常,导致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
-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
- HPV16/18型感染可能与部分病例相关,其E6/E7癌蛋白通过干扰p53和Rb通路促进细胞恶性转化,但致病机制仍需进一步验证。
-
其他因素:
- 慢性炎症(如瘢痕性角膜炎)、免疫抑制状态(如器官移植术后)及化学物质暴露(如砷剂)可增加患病风险。
病理机制
- 肿瘤表现为角膜表层灰白色或粉红色胶样肿物,呈乳头状或结节状生长。组织学分型包括角化型(高分化)、非角化型及基底样亚型,镜下可见异型鳞状细胞突破基底膜向间质浸润,伴异常角化珠形成。
临床表现
- 早期表现为眼红、异物感,进展期出现视力下降、角膜混浊及自发性出血。裂隙灯检查可见边界清晰的角膜肿物,表面不规则,常伴 feeder vessels 从角巩膜缘长入。晚期可侵犯前房或发生远处转移。
参考文献:相关医学数据库及专业期刊文章,如《中华眼科杂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