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膜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conjunctiva
编码2D00.2
关键词
索引词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conjunctiva、结膜鳞状细胞癌、结膜鳞癌
缩写结膜SCC
别名眼睑裂区鳞状细胞癌、睑缘鳞状细胞癌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位侧
--单侧,未特指--左侧--双侧--右侧发生部位
XA8PS3 结膜
XA4H06结膜上穹XA3X70睑结膜XA3KE6结膜下穹XA6V06球结膜XA6EZ4结膜穹隆组织病理
XA6EZ4鳞状细胞癌,小细胞,非角化性XA6EZ4鳞状细胞癌,梭形细胞XA6EZ4鳞状细胞癌,伴有角质形成XA6EZ4鳞状细胞癌,NOSXA6EZ4鳞状细胞癌,微小侵袭性XA6EZ4鳞状细胞癌,角化的,NOSXA6EZ4乳头状基底样癌XA6EZ4基底样鳞状细胞癌XA6EZ4鳞状细胞癌,明细胞型XA6EZ4表皮样癌,大细胞,非角化的,NOSXA6EZ4假血管性鳞状细胞癌XA6EZ4鳞状细胞癌,腺样XA6EZ4乳头状鳞状细胞癌XA6EZ4疣状基底细胞样癌临床表现
XA6EZ4慢性癌痛严重度
XA6EZ4III期XA6EZ4I期XA6EZ4IV期XA6EZ4II期其他严重度1
XA6EZ4II级XA6EZ4I级XA6EZ4III级XA6EZ4未定等级XA6EZ4IV级其他严重度2
XA6EZ4C 区域性疾病XA6EZ4A 缓解/病愈XA6EZ4D 远处疾病XS05 B 局部疾病
XS0E局部局限期XS67局部晚期结膜鳞状细胞癌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结膜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Conjunctiva, SCC)是一种起源于结膜上皮层,特别是睑裂区角膜缘处、睑缘皮肤和结膜交界处或内眦部泪阜等部位的恶性肿瘤。它属于眼表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主要由角质形成细胞发生异常增生所引起。尽管该类型癌症在眼部恶性肿瘤中较为罕见,但其对患者的视觉功能和生活质量具有显著影响。
病因学特征
-
环境因素暴露:
- 紫外线照射:长期过度暴露于阳光下,尤其是紫外线B(UVB),是诱发结膜鳞状细胞癌的重要外部因素。UVB能穿透眼睛表面直达结膜,导致DNA损伤并促进恶性转化。
- 化学物质接触:某些职业性化学品如石油产品、沥青、煤焦油衍生物等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
遗传易感性:
- 尽管大多数病例没有明确家族史,但特定基因突变如p53抑癌基因失活,在结膜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此外,免疫系统功能低下状态也可能是潜在的危险因素之一。
-
慢性刺激与炎症:
- 长期存在的慢性结膜炎或其他形式的眼部炎症可能会导致局部组织持续受到刺激,从而增加恶性变的风险。
- 例如,翼状胬肉如果未得到及时治疗,亦可能发展成为结膜鳞状细胞癌。
-
其他相关疾病:
- 某些皮肤病如Bowen病(一种原位鳞状细胞癌)、Xeroderma pigmentosum(色素干皮病)等增加了患者患结膜鳞状细胞癌的概率。
- 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也被认为是少数情况下结膜鳞状细胞癌发病的一个潜在诱因。
病理机制
-
细胞异型性与增殖:
- 结膜鳞状细胞癌典型表现为不规则形态的肿瘤团块,边界模糊不清。显微镜下可见高度异型性的鳞状上皮细胞呈巢状排列,伴有不同程度的角化现象。
- 肿瘤细胞通常侵犯周围正常结构,并且能够通过淋巴管扩散至区域淋巴结。
-
分子生物学改变:
- 在结膜鳞状细胞癌中,除了上述提到的p53基因突变外,还可能存在其他多种信号通路异常激活,如RAS/RAF/MAPK、PI3K/AKT/mTOR等途径,这些变化共同驱动了肿瘤生长与发展。
临床表现
- 症状特征:
- 最初可能仅表现为轻微的眼部不适或异物感,随后逐渐出现肉眼可见的结节状肿物。
- 病变部位颜色从白色到粉红色不等,表面可有溃疡形成,质地坚硬不易移动。
- 若肿瘤侵犯到眼睑或眼球深层组织,则可能出现视力下降、复视等症状。
参考文献:、以及其他相关医学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