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Other specified Malignant neoplasms of female genital organs

更新时间:2025-06-19 03:41:56
编码2C7Y

关键词

索引词Malignant neoplasms of female genital organs、其他特指的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
缩写其他特指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
别名其他特指妇科肿瘤、其他特定妇科癌、其他特指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

其他特指的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ICD-11编码2C7Y)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组织病理学检查
      • 手术切除或穿刺活检标本经病理学检查确认恶性肿瘤细胞。
      • 免疫组化染色明确肿瘤来源(如:平滑肌肉瘤需SMA/desmin阳性;苗勒管混合瘤需同时含上皮/间叶成分)。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依据)

    • 病理确诊:组织学证实为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且排除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常见类型。
    • 定位证据:影像学(CT/MRI/PET-CT)明确肿瘤原发于女性生殖器官(外阴、阴道、输卵管等)。
  3. 支持条件(临床辅助依据)

    • 典型症状组合
      • 异常阴道出血(绝经后/非经期) + 盆腔疼痛 + 可触及肿块(敏感性>85%)。
    • 肿瘤标志物异常
      • CA125 >35 U/mL(卵巢/输卵管来源)
      • SCC >1.5 ng/mL(外阴/阴道鳞癌)
      • LDH >250 U/L(提示高度恶性肉瘤)
    • 高危因素
      • BRCA1/2突变 + 林奇综合征家族史 + 长期雌激素暴露史。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初筛检查] --> B[实验室检查] A --> C[影像学检查] B --> D[肿瘤标志物:CA125/SCC/LDH] B --> E[血常规:Hb<110g/L提示贫血] C --> F[超声:盆腔肿块/腹水] C --> G[CT/MRI:肿瘤定位/侵犯范围] C --> H[PET-CT:转移灶检测] F --> I[可疑恶性肿瘤] G --> I H --> I I --> J[确诊检查] J --> K[组织活检] J --> L[术中冰冻病理] K --> M[病理分型] L --> M M --> N[最终诊断]

判断逻辑说明

  1. 初筛检查
    • CA125升高(>35 U/mL)联合盆腔超声异常(肿块/腹水)提示需进一步影像学评估。
    • CT/MRI发现肿瘤侵犯邻近器官(膀胱/直肠)时需PET-CT排除转移。
  2. 确诊检查
    • 活检标本需满足:
      • 恶性细胞形态学特征(核异型/高核质比)
      • 至少2项免疫组化标志物支持(如:WT-1阳性→苗勒管来源)
    • 术中冰冻病理确保切除范围足够(R0切除)。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1. 肿瘤标志物

    • CA125 >35 U/mL
      • 提示卵巢/输卵管来源肿瘤,>100 U/mL需警惕腹膜转移。
    • SCC >1.5 ng/mL
      • 支持外阴/阴道鳞癌,水平与肿瘤负荷正相关。
    • LDH >250 U/L
      • 提示高度恶性肉瘤(如平滑肌肉瘤),>500 U/L提示预后不良。
  2. 血液检查

    • Hb <110 g/L(女性)
      • 慢性失血性贫血,需排查肿瘤溃烂出血。
    • 血小板 >450×10⁹/L
      • 副肿瘤综合征表现,提示肿瘤分泌促血小板生成素。
  3. 炎症指标

    • CRP >10 mg/L
      • 肿瘤坏死或继发感染信号,>50 mg/L需抗感染治疗。
    • ESR >30 mm/h
      • 非特异性炎症,持续升高提示疾病进展。

四、诊断流程要点

  1. 病理主导:罕见肿瘤必须通过免疫组化明确亚型(如:CD10阳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2. 影像协同:PET-CT对肉瘤远处转移(肺/肝)的敏感性达90%。
  3. 标志物动态监测
    • CA125术后半衰期>20天提示残留病灶。
    • SCC复发前3-6个月可出现异常升高。

参考文献

  • WHO《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2020版)
  • FIGO《妇科恶性肿瘤诊治指南》
  • NCCN《子宫肉瘤临床实践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