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角膜恶性肿瘤Other specified Malignant neoplasm of cornea
编码2D01.Y
关键词
索引词Malignant neoplasm of cornea、其他特指的角膜恶性肿瘤
缩写角膜恶性肿瘤、Corneal-malignant-tumor
别名角膜癌、角膜恶性肿物、Corneal-cancer
其他特指的角膜恶性肿瘤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组织病理学检查阳性:
- 角膜组织活检显示恶性细胞特征(细胞异型性、核分裂象增多、侵袭性生长模式)。
- 免疫组化检测特定标记物阳性(如细胞角蛋白CK5/6、EMA等)。
- 组织病理学检查阳性:
-
支持条件(临床与影像学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进行性视力下降(矫正视力≤0.5)伴角膜混浊或肿块形成。
- 眼部疼痛/异物感持续>2周且对症治疗无效。
- 角膜表面色素沉着或血管新生(需排除良性病变)。
- 影像学特征:
- 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显示角膜基质层浸润深度≥200μm。
-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证实肿瘤穿透Bowman膜。
- 典型临床表现:
-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即可确诊。
- 若病理证据不足,需同时满足:
- ≥2项典型临床表现 + 影像学浸润证据。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影像学检查] A --> C[病理学检查] A --> D[功能评估] B --> B1[超声生物显微镜 UBM] B --> B2[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CT] B --> B3[角膜共聚焦显微镜] C --> C1[角膜活检] C --> C2[免疫组化] D --> D1[视力检查] D --> D2[眼压测量] D --> D3[前房角镜检查]
判断逻辑:
- UBM/OCT:
- 阳性标准:肿瘤浸润深度>角膜厚度1/3或突破Bowman膜→支持恶性肿瘤。
- 阴性价值:表浅病变(<50μm)可排除侵袭性肿瘤。
- 角膜活检:
- 优先选择病变最厚区域取样,需包含病变-正常组织交界区。
- 免疫组化:
- CK7+/CK20-提示腺癌来源,S-100+/HMB-45-排除黑色素瘤。
- 眼压测量:
-
21mmHg提示继发性青光眼风险,需紧急处理。
-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组织病理学:
- 异型细胞占比>30%:明确恶性转化标志。
- 核分裂象≥5/HPF:提示高增殖活性。
-
免疫组化:
- CK5/6阳性:支持鳞状/基底细胞来源(需排除鳞癌)。
- EMA强阳性:提示腺癌分化(需全身排查转移灶)。
-
前房炎症指标:
- 房水细胞+++:提示肿瘤侵犯前房,需抗炎治疗。
-
基因检测:
- TP53突变阳性:与肿瘤侵袭性正相关(预后不良指标)。
四、总结
- 确诊核心: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是金标准,UBM/OCT提供浸润深度依据。
- 关键警示:
- 角膜肿块伴进行性视力下降需72小时内完成初筛。
- 眼压>25mmHg或前房积血需紧急干预。
- 治疗导向:病理亚型决定手术范围(局部切除 vs 眼球摘除)。
参考文献:
- WHO《眼肿瘤分类》(2020版)
- AAO《角膜肿瘤诊疗指南》
- Br J Ophthalmol. 2021;105(3):角膜恶性肿瘤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