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输卵管恶性肿瘤Other specified Malignant neoplasms of fallopian tube
编码2C74.Y
关键词
索引词Malignant neoplasms of fallopian tube、其他特指的输卵管恶性肿瘤、输卵管黏液性或浆液性癌、输卵管鳞状细胞癌、输卵管鳞癌
别名输卵管恶性肿瘤-NOS、输卵管恶性肿瘤、输卵管癌症
其他特指的输卵管恶性肿瘤(2C74.Y)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组织病理学确诊:
- 手术切除标本或活检组织病理检查明确为输卵管来源的恶性肿瘤(如浆液性癌、鳞状细胞癌等)。
- 免疫组化检测支持输卵管原发(如PAX8/WT-1阳性,ER/PR表达)。
- 排除转移性癌:
- 通过全面评估(影像学+病理)排除卵巢、子宫内膜或宫颈癌转移至输卵管。
- 组织病理学确诊:
-
支持条件(临床与高危因素):
- 典型症状组合:
- 同时出现阴道排液(水样/血性)和盆腔包块(超声/CT证实)。
- 持续性下腹痛,排除其他急腹症(如阑尾炎、盆腔炎)。
- 高危因素:
- BRCA1/2基因突变阳性或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HBOC)家族史。
- 年龄≥50岁且绝经状态。
- 血清学标志物:
- CA-125持续升高(>35 U/mL),排除其他妇科良性疾病。
- 典型症状组合:
-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两项即可确诊。
- 若无手术病理证据,需同时满足以下三项:
- 影像学明确输卵管占位(超声/CT/MRI)。
- CA-125>200 U/mL且进行性升高。
- 典型症状(阴道排液+腹痛)持续>1个月。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筛查] --> B1(妇科检查)
A --> B2(经阴道超声)
A --> B3(血清CA-125)
B1 --> C1[阴道排液评估]
B2 --> C2[肿块特征分析]
B3 --> C3[肿瘤标志物动态监测]
C2 --> D1(增强CT/MRI)
C3 --> D2(PET-CT)
D1 --> E1[手术探查]
D2 --> E1
E1 --> F1[组织病理+免疫组化]
判断逻辑:
- 经阴道超声:
- 判断:附件区复杂囊实性肿块(血流丰富,分隔>3mm)提示恶性。
- 关系:异常者需CT/MRI进一步评估浸润范围。
- 增强CT/MRI:
- 判断:输卵管壁不规则增厚(>1cm)伴腹膜结节,支持原发癌。
- 关系:发现淋巴结肿大需PET-CT排除转移。
- PET-CT:
- 判断:输卵管局部FDG高摄取(SUVmax>5)且无其他原发灶。
- 关系:阴性结果需结合CA-125排除假阴性。
- 诊断性腹腔镜:
- 判断:直接观察输卵管形态+冰冻病理,指导手术方案。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肿瘤标志物:
- CA-125升高(>35 U/mL):
- 意义:提示输卵管癌可能,>200 U/mL时特异性增至70%。
- 处理:需动态监测(每2周),持续升高者优先手术探查。
- HE4升高(>140 pmol/L):
- 意义:联合CA-125提高诊断特异性(ROMA指数>25%为高危)。
- CA-125升高(>35 U/mL):
-
细胞学检查:
- 宫腔冲洗液/阴道排液细胞学阳性:
- 意义:发现腺癌细胞支持诊断,但阳性率仅30-40%。
- 处理:阳性结果需病理确诊,阴性不能排除。
- 宫腔冲洗液/阴道排液细胞学阳性:
-
血常规与生化:
- 贫血(Hb<110 g/L):
- 意义:慢性失血或肿瘤消耗,晚期发生率>50%。
- 低白蛋白血症(<35 g/L):
- 意义:营养不良或腹膜转移致蛋白丢失。
- 贫血(Hb<110 g/L):
-
遗传检测:
- BRCA1/2突变阳性:
- 意义:输卵管癌风险增加10倍,需加强筛查。
- BRCA1/2突变阳性: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组织病理(原发证据+免疫组化)并排除转移癌。
- 辅助检查:影像学评估肿瘤范围(超声→CT/MRI→PET-CT),CA-125动态监测指导决策。
- 实验室重点:CA-125>200 U/mL或ROMA指数>25%提示手术探查必要性。
参考文献:
- FIGO《妇科恶性肿瘤分期指南》
- NCCN《卵巢癌及输卵管癌临床实践指南》
- WHO《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