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Other specified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

更新时间:2025-06-18 23:45:51
编码2B31.2Y

关键词

索引词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其他特指的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嗜酸性肉芽肿、单病灶的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嗜酸细胞性肉芽肿、Hashimoto-Pritzker综合征、Hashimoto-Pritzker histiocytosis [No translation available]、HPH - [Hashimoto-Pritzker histiocytosis] [No translation available]、汉-许-克病、多灶性嗜酸性肉芽肿、Hand-Schüller-Christian病、成人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莱特雷尔-西韦病
缩写LCH
别名组织细胞增多症X、朗格汉斯细胞增生症、朗格汉斯细胞的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

其他特指的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2B31.2Y)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
      • 活检组织显示朗格汉斯细胞增生(特征性咖啡豆样核)
      • 免疫组化同时满足:CD1a(+)、S-100(+)和CD207/langerin(+)
      • 电镜下发现Birbeck颗粒(确诊性依据)
  2.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符合以下至少两项:
      1. 典型临床表现(骨骼溶骨性损害/皮肤特异性皮疹/尿崩症)
      2. 影像学显示器官特异性病变(X线/CT/MRI)
      3. BRAF V600E或MAP2K1突变检测阳性
    • 排除其他组织细胞增生症(如幼年性黄色肉芽肿、Erdheim-Chester病)
  3. 支持条件(增强诊断证据)

    • 临床特征
      • 孤立性骨病变(发生率>70%)或Hashimoto-Pritzker综合征表现
      • 血清IL-17A>15 pg/mL或TNF-α>20 pg/mL(炎症活动标志)
    • 影像学阈值
      • PET-CT显示SUVmax≥4.0(提示代谢活跃病变)
      • MRI T2加权像高信号伴强化(特异性>85%)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层次结构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筛查] --> B1(全血细胞计数) A --> B2(炎症标志物) A --> B3(骨骼X线普查) B1 --> C1[贫血/血小板减少] B2 --> C2[CRP>10mg/L ESR>30mm/h] B3 --> C3[溶骨性病变]

A --> D[确诊检查] D --> E1(病变组织活检) D --> E2(免疫组化三联标记) D --> E3(电镜-Birbeck颗粒)

A --> F[分期评估] F --> G1(全身PET-CT) F --> G2(脑垂体MRI) F --> G3(骨髓穿刺)

判断逻辑

  1. 组织活检
    • 优先选择最易获取的病变部位(皮肤/骨/淋巴结)
    • CD1a(+)但langerin(-)需警惕假阳性,需电镜验证
  2. 影像学组合
    • X线发现溶骨灶→追加CT评估破坏程度
    • 多发骨病变→全身PET-CT排除内脏受累
    • 尿崩症症状→垂体MRI薄层扫描
  3. 分子检测
    • BRAF V600E阴性病例→必查MAP2K1及ARAF突变
    • 突变阳性指导靶向治疗选择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组织病理学

    • CD1a/S100/langerin三联阳性:确诊LCH(特异性>99%)
    • Birbeck颗粒缺失:需排除组织细胞肉瘤(假阴性率<5%)
  2. 分子检测

    • BRAF V600E阳性
      • 提示MAPK通路激活,适用维莫非尼靶向治疗
      • 多系统受累风险增加2.5倍
    • MAP2K1突变
      • 对BRAF抑制剂耐药,需选择MEK抑制剂
  3. 炎症标志物

    • IL-17A>15 pg/mL
      • 疾病活动期指标,>25 pg/mL提示预后不良
    • sCD25>7500 U/mL
      • 血清可溶性IL-2受体升高,标志治疗抵抗风险
  4. 血液学参数

    • 血红蛋白<100g/L+血小板<100×10⁹/L
      • 造血系统受累,需紧急干预
    • 中性粒细胞<1.0×10⁹/L
      • 感染风险倍增,需预防性抗感染
  5. 内分泌评估

    • 晨尿渗透压<300mOsm/kg
      • 尿崩症筛查阈值,需行禁水试验验证
    • FT4↓+TSH正常
      • 中枢性甲减标志,需垂体MRI

四、总结

  • 确诊核心:组织病理+免疫组化三联阳性是金标准,Birbeck颗粒为确诊证据
  • 分层诊断
    • 单病灶型:活检+局部影像学
    • 多系统型:需全身PET-CT+骨髓评估
  • 治疗指导
    • BRAF突变阳性首选靶向治疗
    • 血液学异常/尿崩症需紧急干预

参考文献
《Histiocyte Society Consensus Guidelines 2021》
《中华血液学杂志》LCH诊疗专家共识(2023版)
NCCN组织细胞肿瘤临床实践指南(v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