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 of brain

更新时间:2025-06-20 17:52:28
编码2A00.10

关键词

索引词Medulloblastoma of brain、脑髓母细胞瘤、未特指部位的髓母细胞瘤、未特指区域的髓肌母细胞瘤 [possible translation]、间变性大细胞髓母细胞瘤、经典型髓母细胞瘤、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结节性髓母细胞瘤、脑弥散结节型髓母细胞瘤、神经上皮瘤
同义词medulloblastoma of unspecified site、medullomyoblastoma of unspecified site
缩写MB
别名儿童髓母细胞瘤、小儿髓母细胞瘤、后颅窝髓母细胞瘤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位侧
--单侧,未特指
--左侧
--双侧
--右侧
发生部位
XA9738 脑
XA1XM1侧脑室脉络丛
XA0B59枕极
XA9CM4脑桥
XA1H64第三脑室
XA5KN2橄榄
XA73A8大脑幕上区域
XA8W72豆状核
XA97T4颞叶
XA1B86第四脑室脉络丛
XA1GA1脑幕下区域
XA83T2中脑导水管
XA17J6髓质
XA45Y8侧脑室
XA1AA8大脑脚
XA34M4网状结构
XA00D6屏状核
XA7J78钩回
XA8GR3大脑半球
XA6J38室管膜
XA9KX2脉络丛
XA4T82基底神经节
XA4F88大脑皮层
XA89Y2枕叶
XA26E8脑室
XA5CF8视皮质
XA8E64小脑蚓部
XA70Y8下蚓部
XA5TX3视交叉
XA64R0大脑皮质
XA3RD9额极
XA5TY2布罗德曼野
XA5694上蚓部
XA63Y1视束
XA80J3苍白球
XA1M33大脑
XA8AT9脑干
XA5N14脑叶
XA08F7颅内部位,不可归类在他处者
XA84G1岛盖
XA92Y6顶叶
XA64F9纹状体
XA7BD1海马
XA8733边缘系统
XA1ZN9大脑白质
XA5JN6内囊
XA2NT0额叶
XA1XY9杏仁体
XA0Z39嗅脑
XA7L93丘脑
XA5097锥体
XA8KA5豆状核壳
XA0XP7脑岛
XA5KS6中脑
XA1804第四脑室
XA7E38小脑扁桃体
XA7TX5尾状核
XA53A3第三脑室脉络丛
XA4SL2小脑半球
XA1CW2小脑
组织病理
XA1CW2髓母细胞瘤
XA1CW2室管膜瘤,NOS
XA1CW2原浆型星形细胞瘤
XA1CW2透明细胞室管膜瘤
XA1CW2髓母细胞瘤,SHH激活伴TP53突变型
XA1CW2小脑肉瘤,NOS
XA1CW2髓母细胞瘤,伴有广泛结节性
XA1CW2髓母细胞瘤,NOS
XH12D2 纤维性星形细胞瘤
XH29Q5毛细胞黏液样型星形细胞瘤
XH29Q5胶质母细胞瘤,IDH-野生型
XH29Q5极性胶质母细胞瘤
XH29Q5少突神经胶质瘤,NOS
XH29Q5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
XH29Q5神经胶质瘤,恶性
XH29Q5星形细胞瘤,NOS
XH29Q5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 k27M-突变体
XH29Q5肥胖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XH29Q5髓母细胞瘤,3组
XH29Q5间变性髓母细胞瘤
XH29Q5少突神经胶质瘤,间变性,IDH突变和1p/19q共缺失
XH29Q5胶质母细胞瘤,原发性,NOS
XH29Q5细胞性室管膜瘤
XH29Q5星形细胞瘤、间变性,IDH-野生型
XH29Q5弥漫性中线胶质瘤,NOS
XH29Q5大细胞髓母细胞瘤
XH29Q5儿童型弥漫性高级别胶质瘤,H3及IDH野生型
XH29Q5CNS胚胎瘤NOS
XH29Q5星形细胞瘤,间变性
XH29Q5弥漫性星形细胞瘤,IDH-野生型
XH29Q5弥漫性星形细胞瘤,低级别
XH29Q5胚胎性肿瘤伴多层菊形团,C19MC变异
XH29Q5脉络丛癌
XH29Q5髓母细胞瘤,SHH活化和TP53野生型
XH29Q5髓母细胞瘤,WNT激活,间变型
XH29Q5成少突神经胶质细胞瘤
XH29Q5胶质母细胞瘤,IDH突变型
XH29Q5弥漫性内因性脑桥神经胶质瘤
XH29Q5上皮状胶质母细胞瘤
XH29Q5中枢神经系统胚胎性肿瘤伴横纹肌样特征
XH29Q5松果体区乳头状瘤
XH29Q5弥漫性内在脑桥胶质瘤,H3 k27M-突变
XH29Q5大脑神经胶质瘤病
XH29Q5星形细胞瘤,低级别
XH29Q5少突神经胶质瘤,IDH突变和1p/19q共缺失
XH29Q5弥漫性低级别胶质瘤,MAPK讯息传递路径异常
XH29Q5星形母细胞瘤
XH29Q5黑色素髓母细胞瘤
XH29Q5少突星形细胞瘤NOS
XH29Q5胚胎性肿瘤伴多层菊形团,NOS
XH29Q5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
XH29Q5囊性星形细胞瘤
XH29Q5幕上原始性神经外胚瘤
XH29Q5弥漫性半球胶质瘤,H3 G34-突变型
XH29Q5髓母细胞瘤,SHH激活性,NOS
XH29Q5间变型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
XH29Q5神经胶质肉瘤
XH29Q5婴儿型半球胶质瘤
XH29Q5髓母细胞瘤,非WNT/非SHH
XH29Q5中枢原始性神经外胚瘤
XH29Q5促纤维增生性结节性髓母细胞瘤
XH29Q5星形细胞瘤,间变性,IDH突变型
XH29Q5室管膜瘤,间变性
XH29Q5髓母细胞瘤,4组
XH29Q5髓母细胞瘤,WNT激活,经典型
XH29Q5胶质母细胞瘤,NOS
XH29Q5髓母细胞瘤,WNT激活,NOS
XH29Q5弥漫性星形细胞瘤,IDH突变型
XH29Q5髓母细胞瘤,WNT激活,大细胞型
XH29Q5室管膜瘤,RELA融合阳性型
XH29Q5乳头状室管膜瘤
XH29Q5伸长细胞型室管膜瘤
XH29Q5弥漫性星形细胞瘤
XH29Q5胶质母细胞瘤,继发性,NOS
XH29Q5经典型髓母细胞瘤
XH29Q5少突神经胶质瘤,间变性
临床表现
XH29Q5慢性癌痛

脑髓母细胞瘤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脑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是一种起源于小脑神经上皮细胞的高度恶性胚胎性肿瘤,具有显著异质性和侵袭性生长特性。该肿瘤好发于儿童后颅窝(尤其小脑蚓部),成人病例约占20%。其生物学特征包括沿脑脊液播散的倾向,可累及脑膜、脊髓等中枢神经系统结构。


病因学特征

  1. 遗传因素

    • 约5%-10%病例与遗传性肿瘤易感综合征相关,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APC基因突变)、Gorlin综合征(PTCH1突变)和Li-Fraumeni综合征(TP53突变)。
  2. 分子异常

    • 核心发病机制涉及关键信号通路失调,包括Wnt通路(CTNNB1突变)、SHH通路(PTCH1/SMO/SUFU突变)、以及非SHH/Wnt通路(MYC扩增等)。这些分子变异导致颗粒细胞前体异常增殖与分化阻滞。
  3. 环境因素

    • 电离辐射暴露(如治疗性颅脑放疗)是唯一明确的环境危险因素。孕期化学物质暴露的致病性尚存争议,缺乏高质量流行病学证据支持。

病理机制

  1. 细胞起源

    • 不同分子亚型具有特异性起源:WNT型可能起源于菱脑原节区室管膜下细胞,SHH型起源于小脑外颗粒层祖细胞,非SHH/WNT型(Group3/4)起源尚未完全明确。
  2. 分子亚型

    • 根据分子特征分为四组:WNT激活型(预后最佳)、SHH激活型(TP53野生型/突变型)、Group3型(MYC驱动,预后最差)、Group4型(最常见亚型)。该分型已取代传统组织学分型指导临床决策。
  3. 转移特性

    • 肿瘤细胞通过软脑膜侵袭和脑脊液循环播散,约30%病例在确诊时已出现转移(M+期)。转移灶好发于脊髓表面和脑室壁。

临床表现

  1. 典型症状

    • 小脑功能损害:躯干性共济失调(步态蹒跚、Romberg征阳性)、辨距不良、意向性震颤
    • 颅内高压征:晨起头痛、喷射性呕吐、视乳头水肿
    • 婴幼儿特殊表现:头围异常增大、落日征、易激惹
  2. 进展期表现

    • 脑干受压:眼球运动障碍、锥体束征阳性
    • 脊髓转移:神经根痛、节段性感觉/运动障碍
    • 软脑膜播散:多颅神经麻痹、脑膜刺激征
  3. 高危预警体征

    • 3岁以下患儿出现快速进展的巨颅症
    • 突发斜颈或强迫头位
    • 无法用中耳炎解释的持续性呕吐

参考文献

  • 《WHO Classification of Tumour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2016)》
  • 《Nature Reviews Cancer》关于髓母细胞瘤分子分型的综述
  •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最新治疗指南
  • 《Lancet Neurology》流行病学研究数据

本内容整合当前循证医学证据,强调分子分型对诊疗的指导价值。临床实践中需结合个体分子特征制定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