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咽扁桃体恶性肿瘤Other specified Malignant neoplasms of pharyngeal tonsil
编码2B6B.2Y
关键词
索引词Malignant neoplasms of pharyngeal tonsil、其他特指的咽扁桃体恶性肿瘤、咽扁桃体恶性肿瘤,未提及类型
缩写YDTBAX、YDBTAX
别名咽扁桃体其他恶性肿瘤、咽扁桃体特殊恶性肿瘤、扁桃体少见恶性肿瘤、特殊类型的扁桃体癌
其他特指的咽扁桃体恶性肿瘤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组织病理学确诊:
- 咽扁桃体活检标本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为恶性肿瘤,并符合ICD-11中"其他特指类型"定义(如腺样囊性癌、肉瘤等)。
- 免疫组化检测需排除常见类型(如鳞癌CDX2阴性、淋巴上皮癌EBER阴性)。
- 组织病理学确诊:
-
支持条件(临床与影像学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单侧咽痛/异物感持续>2周,伴吞咽困难或颈部淋巴结肿大。
- 肿瘤侵犯邻近结构症状(声音嘶哑、伸舌障碍、听力下降)。
- 影像学证据:
- CT/MRI显示单侧扁桃体占位性病变,伴周围组织浸润或淋巴结转移(影像学阳性预测值>85%)。
- 典型临床表现:
-
阈值标准:
- 必须满足组织病理学确诊条件。
- 临床与影像学表现可作为诊断支持,但不能单独用于确诊。
二、辅助检查
-
检查项目树:
┌─初筛检查
│ ├─内镜检查(鼻咽镜/喉镜)
│ └─颈部触诊
├─影像学评估
│ ├─增强CT(头颈部)
│ └─MRI(软组织分辨率优化)
├─病理确诊
│ ├─活检(钳取/穿刺)
│ └─免疫组化套餐(CK5/6、p63、SMA等)
└─转移评估
├─PET-CT(全身分期)
└─骨扫描(疑骨转移时) -
判断逻辑:
- 内镜检查:
- 发现单侧扁桃体表面溃疡/菜花样肿物时,恶性概率>70%,需立即活检。
- 增强CT:
- 强化不均+淋巴结包膜外侵犯=局部进展期(敏感度92%)。
- MRI弥散加权成像:
- ADC值<1.0×10⁻³ mm²/s提示高细胞密度恶性肿瘤(特异度88%)。
- PET-CT:
- SUVmax>6.0需警惕远处转移(阳性预测值78%)。
- 内镜检查: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血液检查:
-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3.5:提示肿瘤相关炎症反应,与预后不良相关。
- CRP>10 mg/L:可能反映肿瘤坏死或继发感染。
- LDH>250 U/L:需排查远处转移(肝脏/骨髓)。
-
免疫组化:
- CK7+/CK20-:支持腺样囊性癌诊断(阳性率90%)。
- CD34+/SMA+:提示血管肉瘤可能(需结合形态学)。
-
分子检测:
- MYB-NFIB基因融合:腺样囊性癌特异性标记(检出率60%)。
- TP53突变:与放疗抵抗和预后差相关。
四、总结
- 确诊核心:必须通过组织病理学明确肿瘤类型,结合免疫组化排除常见类型。
- 分期关键:增强CT/MRI评估局部侵犯,PET-CT排查远处转移。
- 实验室价值:NLR、LDH等血清标志物辅助评估肿瘤负荷及预后。
参考文献:
- WHO头颈部肿瘤分类(第5版)
- NCCN头颈部肿瘤指南2025
-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咽部恶性肿瘤诊疗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