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恶性肿瘤Malignant neoplasms of trachea
编码2C24
子码范围2C24.0 - 2C24.Z
关键词
索引词Malignant neoplasms of trachea
同义词tracheal cancer、malignant tumour of trachea、cancer of trachea、primary malignant neoplasm of trachea、tracheal cartilage cancer、气管癌、气管原发性恶性肿瘤、气管软骨癌、气管恶性肿瘤
缩写气管恶性瘤
别名气管癌症
气管恶性肿瘤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组织学诊断:通过气管镜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病理学检查确认为气管恶性肿瘤。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包括鳞状细胞癌、腺癌、未特指类型的恶性上皮性肿瘤等。
- 影像学诊断:胸部CT或PET-CT显示气管腔内的软组织肿块,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气管狭窄。
-
支持条件(临床与流行病学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刺激性干咳(70%-90%),可能伴有少量白色粘痰。
- 呼吸困难(50%-70%),随着肿瘤增大逐渐加重。
- 吸气性喘鸣音(30%-50%)。
- 痰中带血丝或小量咯血(20%-40%)。
- 声音嘶哑(20%-30%),提示喉返神经受累。
- 吞咽困难(10%-20%),提示食道受压或形成气管食管瘘。
- 体征:
- 气管内肿块(80%-90%),气管镜检查可见。
- 声带麻痹(20%-30%),检查发现声带活动受限或麻痹。
- 颈部淋巴结肿大(10%-20%),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时可触及。
- 气管食管瘘(10%-20%),气管镜检查或影像学检查可见。
- 典型临床表现:
-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的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组织学证据,需结合以下两项:
- 典型临床表现(如咳嗽、呼吸困难、喘鸣音、咯血等)。
- 影像学检查(如胸部CT或PET-CT)显示气管腔内的软组织肿块并伴有气管狭窄。
二、辅助检查
-
影像学检查:
- 胸部CT:
- 异常意义:显示气管腔内的软组织肿块,伴有不同程度的气管狭窄。有助于评估肿瘤的位置、大小及侵犯范围。
- PET-CT:
- 异常意义:用于评估肿瘤的代谢活性及是否有远处转移。高代谢区域提示肿瘤活性较高,远处器官的高代谢灶提示转移。
- 胸部CT:
-
气管镜检查:
- 直接观察:
- 异常意义:气管镜下可见气管内肿块,表面光滑或有溃疡。取活检进行病理诊断,是确诊的重要手段。
- 支气管镜超声(EBUS):
- 异常意义:评估肿瘤对周围组织和淋巴结的侵犯情况,指导淋巴结活检。
- 直接观察:
-
其他检查:
- 颈部和纵隔淋巴结超声:
- 异常意义:发现肿大的淋巴结,提示可能的淋巴结转移。
- MRI:
- 异常意义:对于软组织分辨率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肿瘤及其侵犯范围,尤其是脊髓和血管的关系。
- 颈部和纵隔淋巴结超声: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血液检查:
- 全血细胞计数(CBC):
- 异常意义:可能出现贫血(20%-30%),低蛋白血症等全身毒性反应指标。
- C反应蛋白(CRP):
- 异常意义:显著升高(>50 mg/L)提示炎症或感染,但非特异性。
- 血沉(ESR):
- 异常意义:升高,提示炎症反应,但非特异性。
- 全血细胞计数(CBC):
-
病理学检查:
- 组织学类型:
- 鳞状细胞癌:常见于吸烟者,表现为角化珠和细胞间桥。
- 腺癌:来源于气管黏膜腺体,常伴有黏液分泌。
- 未特指类型的恶性上皮性肿瘤:未能明确具体类型的恶性上皮性肿瘤。
- 免疫组化:
- 异常意义:通过特定抗体标记(如p63、CK5/6、TTF-1、Napsin A等)帮助区分不同类型的恶性肿瘤,指导治疗方案选择。
- 组织学类型:
-
分子生物学检测:
- 基因突变分析:
- 异常意义:检测TP53、KRAS、EGFR等基因突变,有助于预后判断和靶向治疗选择。
- 荧光原位杂交(FISH):
- 异常意义:检测MYB-NFIB融合基因在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 基因突变分析: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于组织学诊断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特别是气管镜活检和胸部CT。
- 辅助检查以影像学(如胸部CT、PET-CT、EBUS)为主,结合气管镜检查和其他相关检查(如颈部和纵隔淋巴结超声、MRI)。
- 实验室异常意义需综合解读,重点关联病原体特异性结果(如病理学类型、免疫组化、基因突变检测)。
权威依据:
- 《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指南》
- 《欧洲呼吸学会(ERS)指南》
- 《中国肺癌防治联盟专家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