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外边缘区淋巴瘤,原发皮肤Extranodal marginal zone B-cell lymphoma, primary site skin

更新时间:2025-05-27 23:47:34
编码2A85.2

关键词

索引词Extranodal marginal zone B-cell lymphoma, primary site skin、结外边缘区淋巴瘤,原发皮肤、原发皮肤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SALT[皮肤相关淋巴样组织-B细胞淋巴瘤]
同义词Primary cutaneous marginal zone B-cell lymphoma、SALT - [skin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related B-cell lymphoma]
缩写SALT
别名皮肤相关淋巴样组织-B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marginalzoneB-celllymphoma,primarysiteskin

结外边缘区淋巴瘤,原发皮肤 (2A85.2) 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病理学检查阳性
      • 皮肤活检显示肿瘤细胞主要由小至中等大小、形态一致的中心细胞样淋巴细胞组成,伴有少量浆细胞分化。
      • 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表达CD20、PAX5等B细胞标记物,而CD5、CD10通常阴性。表面免疫球蛋白(sIg)阳性率较高。
      • 病理切片中可见“淋巴上皮病变”,即淋巴细胞围绕表皮附属器(如毛囊、汗腺)分布,导致其结构破坏。
  2. 支持条件(临床与流行病学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多灶性的丘疹或结节状病变,常见于手臂和躯干。
      • 无痛性皮损,可能出现轻微瘙痒或不适。
    • 全身症状
      •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
    • 局部感染
      • 皮损部位可能继发细菌感染,表现为红肿、脓疱等症状。
    • 影像学表现
      • 皮肤超声显示皮损内部结构,有助于鉴别良恶性病变。
      • PET-CT有助于评估全身情况,发现潜在的远处转移(但少见)。
  3.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的病理学检查阳性即可确诊。
    • 若病理学检查结果不明确,需结合典型临床表现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二、辅助检查

  1. 影像学检查

    • 皮肤超声
      • 异常意义:显示皮损内部结构,有助于鉴别良恶性病变。
    • PET-CT
      • 异常意义:评估全身情况,发现潜在的远处转移(但少见)。
  2. 临床鉴别检查

    • 局部淋巴结检查
      • 异常意义: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局部淋巴结肿大,但通常不伴有疼痛。
  3. 流行病学调查

    • 暴露史追溯
      • 判断逻辑:了解患者是否有慢性皮肤病、反复的创伤或紫外线照射等潜在诱因。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病原学检测

    • PCR病毒核酸阳性:部分病例可能存在慢性病毒感染,如EBV(检出率:约5%-10%)。
  2. 血清学检查

    • 自身抗体阳性:部分患者可能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jögren综合征(阳性率:约10%-20%)。
  3. 血液学检查

    • 全血细胞计数
      • 异常意义:大多数患者全血细胞计数正常,但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贫血或白细胞计数异常。
    • C反应蛋白(CRP)
      • 异常意义:轻度升高提示炎症反应,但特异性不高。
  4. 免疫组化

    • CD20、PAX5阳性:确认为B细胞来源。
    • CD5、CD10阴性:排除其他类型的淋巴瘤。
    • 表面免疫球蛋白(sIg)阳性:提示肿瘤细胞来源于成熟B细胞阶段。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于病理学检查(皮肤活检和免疫组化),结合典型症状及影像学表现。
  • 辅助检查以影像学(皮肤超声、PET-CT)和临床评估(局部淋巴结检查)为主,避免依赖单一实验室指标。
  • 实验室异常意义需综合解读,重点关联病原体特异性结果(如PCR病毒核酸阳性、自身抗体阳性)。

权威依据:WHO《淋巴瘤分类》、NCCN指南、IDSA指南。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有更多具体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指导,请随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