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脊椎前移Unspecified Spondylolisthesis

更新时间:2025-06-18 16:11:46
编码FA84.Z

关键词

索引词Spondylolisthesis、未特指的脊椎前移、脊椎前移、脊椎移位、获得性脊椎前移、脊椎前移,脊柱多部位、脊椎前移,枕寰枢部、脊椎前移,颈部、脊椎前移,颈胸部、脊椎前移,胸部、脊椎前移,胸腰部、脊椎前移,腰部、脊椎前移,腰骶部、脊椎前移,骶或骶尾部
缩写Vertebral-Anterior-Displacement
别名脊椎前移症、脊柱前移症

未特指的脊椎前移(FA84.Z)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影像学直接证据
      • X线侧位片显示椎体前移≥3 mm(Meyerding分级Ⅰ度及以上)。
      • CT三维重建证实椎体滑脱伴/不伴峡部缺损。
  2. 支持条件(临床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机械性腰痛(晨轻暮重,活动后加重)伴下肢放射痛(L5/S1分布区)。
      • 查体触及"阶梯征"或神经张力试验阳性(直腿抬高试验受限)。
    • 排除标准
      • 需排除创伤性骨折、感染性脊柱炎、肿瘤性破坏等明确病因导致的继发性滑脱。
  3. 阈值标准

    • 必须满足影像学直接证据(X线或CT)。
    • 若存在神经根压迫症状(如下肢肌力减退),需MRI确认硬膜囊或神经根受压。

二、辅助检查

  1. 影像学检查树

    ├─ 初筛检查
    │ ├─ X线(站立位侧位/过屈过伸位):评估滑脱程度及动态稳定性
    │ └─ X线斜位片:筛查峡部裂("狗颈征"中断)

    ├─ 精细评估
    │ ├─ CT平扫+三维重建:明确骨性结构异常(峡部缺损/小关节退变)
    │ └─ MRI:评估椎间盘变性、神经压迫及软组织水肿

    └─ 功能评估
    └─ 电生理检查(EMG/NCS):定位神经根损伤程度

  2. 判断逻辑

    • X线:Meyerding分级Ⅰ度(滑脱<25%)多采取保守治疗,≥Ⅱ度(>25%)需手术评估。
    • MRI T2加权像:硬膜囊矢状径<10 mm提示严重狭窄,需紧急减压。
    • 过屈过伸位X线:椎体位移变化>4 mm提示动态失稳,是手术指征之一。

三、实验室参考值

  1. 炎症标志物

    • CRP:>10 mg/L提示需排除感染性脊柱炎(如布氏杆菌病)。
    • ESR:>20 mm/h需结合临床表现排除风湿性疾病。
  2. 骨代谢指标

    • 血清钙/磷:异常提示代谢性骨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 25-OH维生素D:<20 ng/ml提示骨质疏松风险,需补充治疗。
  3. 肿瘤标志物

    • ALP:显著升高需排除骨转移瘤(如前列腺癌骨转移)。

四、总结

  • 诊断核心:影像学证实椎体滑脱是确诊基石,需结合动态稳定性评估。
  • 检查策略:X线初筛→CT明确骨性异常→MRI评估神经压迫→电生理定位损伤。
  • 实验室价值:主要用于排除感染、代谢性疾病及肿瘤等继发因素。

参考文献

  • 《脊柱外科学》(第3版)椎体滑脱诊疗规范
  • AOSpine《退变性脊柱滑脱临床指南》
  • 《骨科影像学诊断标准》(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