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肌腱端病Unspecified Certain specified enthesopathies
编码FB55.Z
关键词
索引词Certain specified enthesopathies、未特指的肌腱端病、某些特指的肌腱端病、肘肌腱端病、肘部肌腱端病、粘连性囊炎,不可归类在他处者、骨赘,不可归类在他处者、骨赘NOS、关节囊炎,不可归类在他处者、关节囊炎NOS、关节周围炎,不可归类在他处者、关节周围炎NOS、肌腱炎,不可归类在他处者、肌腱炎症、肌腱炎NOS、肌腱周围炎、肌腱炎、肌腱炎性疾患、韧带附着点疾患、肌肉附着性疾病
缩写未特指肌腱端病
别名未特指的肌肉附着点疾患、未特指的韧带附着点病、未特指的肌腱端疾病
未特指的肌腱端病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典型症状+影像学证据:
- 持续性肌腱附着点疼痛(≥4周)伴活动后加重,且存在明确压痛点。
- 超声或MRI显示肌腱端异常(至少一项):肌腱增厚(厚度≥正常侧20%)、结构紊乱、钙化或骨赘形成。
- 典型症状+影像学证据:
-
支持条件(鉴别与风险依据):
- 危险因素:
- 长期重复性劳损史(如职业性动作、高强度运动)。
- 代谢性疾病(糖尿病、肥胖症)或生物力学异常(关节不稳、姿势异常)。
- 实验室排除依据:
- 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阴性,C反应蛋白(CRP)<10 mg/L(排除炎性关节病)。
- 危险因素:
-
阈值标准:
- 确诊需满足:必须条件中的症状+影像学异常。
- 疑似诊断:仅有典型症状但影像学阴性时,需动态观察≥3个月并排除其他肌腱病。
二、辅助检查
-
影像学检查树:
┌───────────────┐
│ 首选:高频超声检查 │
└───────────────┘
│
▼
┌───────────────┐
│ 疑似钙化/骨赘:X线平片 │
└───────────────┘
│
▼
┌──────────────────┐
│ 复杂病例:MRI(评估软组织水肿/微撕裂) │
└──────────────────┘ -
判断逻辑:
- 超声检查:
- 阳性标准:肌腱厚度≥5.5 mm(跟腱)、纤维结构中断或血流信号增多(多普勒)。
- 鉴别价值:可区分肌腱炎与肌腱退变(黏液样变性表现为低回声区)。
- MRI检查:
- T2加权像高信号提示急性水肿,T1加权像低信号伴结构扭曲提示纤维化。
- 需注意:MRI异常需与临床症状吻合,避免过度诊断。
- 超声检查: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炎症标志物:
- C反应蛋白(CRP):
- 轻度升高(5-10 mg/L):提示局部炎症反应,但无诊断特异性。
-
10 mg/L需警惕感染性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 血沉(ESR):
- 通常正常(<20 mm/h),升高需排查系统性风湿病。
- C反应蛋白(CRP):
-
免疫学指标:
- HLA-B27检测:
- 阳性者需警惕脊柱关节病相关肌腱端炎,但阴性不能排除本病。
- HLA-B27检测:
-
代谢指标:
- 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 异常升高提示糖尿病相关肌腱退变风险。
- 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四、总结
- 诊断核心:基于"疼痛+压痛+影像学异常"三联征,需排除特异性肌腱病(如类风湿性肌腱炎)。
- 影像学优先:高频超声为首选,MRI用于复杂病例评估。
- 实验室价值:主要用于排除诊断,CRP轻度升高需结合临床判断。
参考文献:
- ACR《肌肉骨骼超声临床应用指南》(2022)
-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肌腱端病诊疗共识(2021)
- EULAR《软组织风湿病管理建议》(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