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继发性髋关节骨关节炎Other secondary osteoarthritis of hip
编码FA00.2
关键词
索引词Other secondary osteoarthritis of hip、其他继发性髋关节骨关节炎、继发性髋关节骨关节炎NOS
同义词Secondary coxarthrosis NOS
缩写继发性髋OA、继发性髋关节OA
别名继发性髋关节退行性变、继发性髋关节磨损症、继发性髋关节病、继发性髋部骨关节炎、继发性髋骨关节病
(FA00.2)其他继发性髋关节骨关节炎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金标准(确诊依据):
-
影像学证据:
- X线显示髋关节间隙非对称性狭窄(内侧或上外侧>50%)
- 存在软骨下骨硬化、边缘骨赘形成(≥2mm)或软骨下囊性变(≥5mm)
-
明确继发性病因证据:
- 存在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CE角<20°)、股骨头骨骺滑脱、既往关节创伤或感染等基础疾病
- 代谢性疾病(血色病、假性痛风)的实验室确诊依据
必须条件(缺一不可):
- 典型疼痛模式:腹股沟区深部活动痛,休息后缓解(早期)或静息痛(晚期)
- 影像学改变:X线符合Kellgren-Lawrence分级≥2级标准
- 继发因素确认:存在可追溯的解剖异常/代谢疾病/创伤史
支持条件(≥2项可加强诊断):
- 功能受限:髋关节内旋<15°或屈曲<100°
- 晨僵≤30分钟
- 血清学指标:ESR>20mm/h 或 CRP>5mg/L(排除其他炎症性疾病)
- 关节液分析:白细胞<2000/mm³,粘度降低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髋关节评估] --> B[影像学检查]
A --> C[实验室检查]
A --> D[功能评估]
B --> B1[X线(首选)]
B --> B2[MRI(软骨评估)]
B --> B3[CT(骨结构)]
C --> C1[炎症标志物]
C --> C2[代谢筛查]
C --> C3[关节液分析]
D --> D1[关节活动度]
D --> D2[步态分析]
D --> D3[特殊测试]
判断逻辑:
-
X线(骨盆正位+蛙式位):
- 关节间隙狭窄定位→判断应力异常区域(上外侧狭窄提示发育不良)
- 骨赘位置→髋臼缘骨赘提示机械性撞击
- 需对比健侧评估不对称性
-
MRI:
- T2加权高信号软骨→早期退变(Outerbridge≥2级)
- 骨髓水肿范围→预测疼痛程度
- 盂唇损伤→继发OA的重要标志
-
功能测试:
- FABER试验阳性→提示髋臼前缘病变
- 内旋疼痛再现试验→特异性94%
- Trendelenburg征阳性→臀中肌功能失代偿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正常参考值 | 异常意义 |
---|---|---|
ESR | <20 mm/h | >20 mm/h:提示继发性炎症活动(如假性痛风急性期),需排查原发病 |
CRP | <5 mg/L | >5 mg/L:反映滑膜炎症程度,>10 mg/L需排除感染性关节炎 |
血清铁蛋白 | 15-150 μg/L(男) | >300 μg/L:提示血色病可能,需基因检测(HFE突变) |
关节液白细胞 | <200/mm³ | 200-2000/mm³:符合OA;>2000/mm³需排除化脓性关节炎 |
关节液粘度 | 形成>4cm细丝 | 粘度降低:黏蛋白凝集试验阳性,提示透明质酸降解 |
血尿酸 | <420 μmol/L(男) | 升高伴关节焦磷酸钙结晶:支持假性痛风诊断 |
异常结果处理建议:
- ESR/CRP持续升高→排查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排除RA
- 铁蛋白升高→转诊血液科评估血色病性骨关节病
- 关节液焦磷酸钙结晶→双能CT确认钙沉积范围
四、诊断流程核心要点
- 病因溯源优先:必须明确继发因素(如发育不良需测量CE角、Sharp角)
- 影像-症状关联:疼痛部位需与X线病变区域吻合(腹股沟痛对应前间隙狭窄)
- 排除性诊断:
- 炎性指标显著升高→排除脊柱关节炎
- 夜间痛为主→排查骨坏死(MRI增强扫描)
参考文献:
- ACR《髋关节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24修订版)
- EULAR《继发性骨关节炎管理共识》
- 《中华骨科杂志》髋关节OA诊断专家共识(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