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溶解Osteolysis
编码FB86.2
关键词
索引词Osteolysis、骨溶解、骨溶解,部位未特指、溶骨性病变 [possible translation]、溶骨性病变、骨质溶解综合征、骨溶解症、Gorham-Stout病、Gorham大块骨溶解症、大块骨质溶解症、Gorham-Stout综合征、大块骨溶解症、家族性扩张型骨溶解症、结节病-关节病-骨溶解综合征、显性肢端骨质溶解症、Hajdu-Cheney综合征、多中心性腕跗股溶解症-肾病、Pacman发育不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远端骨溶解综合征、距骨-髌骨-舟骨溶解症、原发性骨溶解、继发性骨溶解、创伤后骨溶解、脊髓灰质炎后骨病、脊髓灰质炎后骨病,部位未特指
同义词osteolysis, site unspecified、osteolytic lesion
别名骨头溶解、骨骼溶解、骨质流失
骨溶解(FB86.2)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核心症状
- 局部疼痛:
- 持续性钝痛或活动后加重(常见,约70%-85%),尤其在受累骨骼区域(如肩胛骨、胸椎)。
- 夜间痛或静息痛提示进展性骨质破坏(较少见,约20%-30%)。
- 肢体功能障碍:
- 关节活动受限或步态异常(高发,60%-80%),与骨结构破坏或病理性骨折相关。
- 感觉异常:
- 受累区域麻木或刺痛(10%-15%),见于神经根受压或血管侵犯病例。
继发症状
- 病理性骨折:
- 轻微外力即发生骨折(约25%-40%),常见于负重骨(如股骨、椎体)。
- 全身性症状:
- 发热、乏力(5%-10%),多与合并感染或炎性反应相关。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 局部肿胀/畸形:
- 受累骨骼区域可见膨隆或凹陷(常见,50%-70%),晚期出现肢体缩短或脊柱侧凸。
- 关节假体松动(手术后骨溶解):
- 假体周围透亮区扩大(影像学特异性体征,90%以上病例)。
影像学特征
- X线表现:
- 溶骨性透亮区:边界模糊或地图样骨质缺损(高发,80%-95%)。
- 皮质骨侵蚀:骨皮质变薄或中断(60%-75%)。
- CT/MRI特征:
- 三维重建显示骨小梁破坏(CT敏感性100%)。
- 骨髓水肿(MRI T2加权像高信号,70%-85%)。
- 软组织浸润(Gorham-Stout病特征,约50%-60%)。
实验室特征
- 炎症标志物升高:
- CRP/ESR轻度升高(30%-40%感染相关病例)。
- 破骨细胞活性指标:
- 血清TRACP-5b水平升高(特异性高但检测受限,仅20%-30%病例开展)。
出现几率分层说明
特征 | 原发性骨溶解 | 手术后骨溶解 |
---|---|---|
疼痛发生率 | 70%-90% | 85%-95% |
病理性骨折风险 | 25%-40% | 10%-20%* |
影像学透亮区 | 80%-95% | 100% |
神经受压体征 | 15%-25%(脊柱受累) | <5% |
*注:手术后骨溶解的骨折风险与假体类型及骨缺损程度相关。
参考文献
- Gilbert TJ, et al. JBJS Review: Periprosthetic Osteolysis. J Bone Joint Surg Am. 2018.
- 董健, 等. 骨科植入物相关骨溶解的研究进展. 中华骨科杂志. 2019.
- ICD-11临床描述文件 FB86.2(骨溶解)与FC01.8(手术后骨溶解)
注:Gorham-Stout病等特殊亚型可能出现乳糜胸(5%-10%)或淋巴管畸形等全身表现;遗传性骨溶解综合征(如Hajdu-Cheney综合征)常伴颅面畸形(下颌骨吸收率>90%)及牙齿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