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游离体Loose body in knee
编码FA33.3
关键词
索引词Loose body in knee、膝关节游离体、膝关节鼠、膝关节游离软骨 [possible translation]、膝关节米粒状游离体 [possible translation]、膝关节米粒状游离体、膝关节游离软骨、膝关节游离体,多部位、膝关节游离体,内侧半月板前角、膝关节游离体,内侧半月板后角、膝关节游离体,其他或未特指的内侧半月板、膝关节游离体,外侧半月板前角、膝关节游离体,外侧半月板后角、膝关节游离体,其他和未特指的外侧半月板、膝关节游离体,关节囊韧带、膝关节游离体,未特指的半月板
同义词joint mice in knee、joint mice of knee、loose body in knee joint、knee mice、floating cartilage in knee、rice bodies in knee、rice bodies in knee joint、rice bodies of knee
别名关节鼠、膝关节内游离体
(FA33.3)膝关节游离体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
- 关节镜直视:直接观察到关节腔内游离体,并确认其来源(如软骨剥脱、骨碎片等)。
- 影像学证据:通过MRI或CT三维重建明确显示游离体(敏感度>95%)。
-
必须条件:
- 典型机械性症状:
- 突发性膝关节交锁(活动时卡顿需手动解锁)。
- 间歇性锐痛(与关节活动相关,休息后缓解)。
- 影像学阳性发现:
- X线显示高密度钙化影(适用于骨性游离体)。
- MRI显示T2高信号结节(适用于软骨性游离体)。
- 典型机械性症状:
-
支持条件:
- 创伤或退变病史:
- 既往膝关节骨折、半月板Ⅲ度撕裂或骨关节炎病史。
- 滑膜炎表现:
- 关节肿胀伴压痛,滑液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5,000-10,000/mm³。
- 病理学证据:
- 手术取出标本经病理证实为骨软骨组织或纤维化滑膜组织。
- 创伤或退变病史:
二、辅助检查
-
检查项目树:
┌─影像学检查
│ ├─X线平片(首选筛查)
│ ├─MRI(金标准无创检查)
│ └─CT三维重建(复杂病例)
├─关节功能评估
│ ├─关节活动度测量
│ └─股四头肌肌力测试
└─侵入性检查
└─关节镜检查(确诊与治疗一体化) -
判断逻辑:
- X线平片:
- 阳性:发现钙化游离体(≥3 mm)或关节退变征象(如骨赘)。
- 局限性:无法检出软骨性游离体(漏诊率约30%)。
- MRI:
- T2加权像高信号结节+边缘强化提示活性游离体。
- 合并骨髓水肿或软骨缺损时需评估继发损伤。
- 关节镜:
- 发现游离体同时需探查来源(如软骨缺损区、滑膜病变)。
- X线平片:
三、实验室参考值
- 滑液分析:
- 白细胞计数:5,000-10,000/mm³(提示非化脓性炎症)。
- 葡萄糖浓度:与血清比值>0.5(排除感染性关节炎)。
- 病理分型:
- 骨软骨性游离体:镜下见层状软骨覆盖松质骨(占70%-80%)。
- 纤维性游离体:由致密胶原纤维构成(占10%-20%)。
- 炎症标志物:
- CRP>10 mg/L提示急性滑膜反应(敏感性60%)。
四、总结
- 诊断核心:结合机械性症状(交锁/疼痛)与影像学证据,关节镜为最终确诊手段。
- 检查选择:X线用于初筛,MRI优先于CT评估软组织损伤,复杂病例需关节镜介入。
- 实验室价值:滑液分析主要用于鉴别诊断,病理检查明确游离体性质。
参考文献:
- 《骨科临床诊疗指南(2023版)》:膝关节游离体的影像学诊断标准。
- 《关节镜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游离体病理分型及手术指征。
- Arthritis & Rheumatology期刊:滑膜炎与游离体形成的关联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