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精神病性障碍的阳性症状Positive symptoms in primary psychotic disorders
编码6A25.0
关键词
索引词Positive symptoms in primary psychotic disorders、原发性精神病性障碍的阳性症状
缩写阳性症状、PS
别名原发性精神病阳性症状、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精神病性障碍的活跃症状、精神病性阳性症状、精神病阳性表现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严重度
--基本的3值严重度量表值:轻-中-重--无具有病因
6A21 分裂情感障碍
6A21.00分裂情感障碍,首次发作,目前为症状期6A21.Y其他特指的分裂情感障碍6A21.Z未特指的分裂情感障碍6A21.1分裂情感障碍,多次发作6A21.1Z未特指的分裂情感障碍,多次发作6A21.20分裂情感障碍,持续性,目前为症状期6A21.22分裂情感障碍,持续性,完全缓解6A21.11分裂情感障碍,多次发作,部分缓解6A21.02分裂情感障碍,首次发作,完全缓解6A21.21分裂情感障碍,持续性,部分缓解6A21.01分裂情感障碍,首次发作,部分缓解6A21.2分裂情感性障碍,持续性6A21.2Z未特指的分裂情感障碍,持续性6A21.12分裂情感障碍,多次发作,完全缓解6A21.10分裂情感性障碍,多次发作,目前为症状期6A21.0分裂情感障碍,首次发作6A21.0Z未特指的分裂情感障碍,首次发作6A20 精神分裂症
6A20.1精神分裂症,多次发作6A20.1Z未特指的精神分裂症,多次发作6A20.20精神分裂症,连续病程,目前为症状期6A20.11精神分裂症,多次发作,部分缓解6A20.21精神分裂症,持续性,部分缓解6A20.Y精神分裂症其他特指的发作6A20.Z精神分裂症,未特指的发作6A20.22精神分裂症,持续性,完全缓解6A20.2精神分裂症,持续性6A20.2Z未特指的精神分裂症,持续性6A20.02精神分裂症,首次发作,完全缓解6A20.01精神分裂症,首次发作,部分缓解6A20.0精神分裂症,首次发作6A20.0Z未特指的精神分裂症,首次发作6A20.00精神分裂症,首次发作,目前为症状性6A20.10精神分裂症,多次发作,目前为症状性6A20.12精神分裂症,多次发作,完全缓解6A20.12分裂型障碍6A24 妄想性障碍
6A24.Z未特指的妄想性障碍6A24.2妄想性障碍,目前为完全缓解6A24.0妄想性障碍,目前为症状期6A24.1妄想性障碍,目前为部分缓解6A23 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
6A23.00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首次发作,目前为症状期6A23.02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首次发作,完全缓解6A23.0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首次发作6A23.0Z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首次发作,未特指的6A23.Y其他特指的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6A23.Z未特指的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6A23.10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多次发作,目前为症状期6A23.1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多次发作6A23.1Z未特指的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多次发作6A23.12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多次发作,完全缓解6A23.11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多次发作,部分缓解6A23.01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首次发作,部分缓解原发性精神病性障碍的阳性症状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特征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原发性精神病性障碍的阳性症状是指在精神分裂症或其他原发性精神病性障碍中,患者表现出异常增加或扭曲的心理功能表现。这些症状不是正常心理活动的缺失或减少(阴性症状),而是表现为过度活跃或不正常的认知、感知和行为表现。阳性症状是诊断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相关障碍的重要依据之一。
主要特征
-
持续性妄想:
- 患者坚信一些不符合事实的想法或信念,且无法通过逻辑或证据改变其想法。常见类型包括被害妄想(认为他人要加害自己)、关系妄想(认为环境中的一些事件与自己有关)等。
-
持续幻觉:
- 幻觉是指没有外界刺激时出现的感觉体验。其中,言语听觉幻觉最为常见,患者会听到不存在的声音或对话。其他类型的幻觉还包括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幻觉。
-
思维紊乱:
- 思维形式障碍表现为联想松散、思维脱轨或不连贯。患者的言语可能显得杂乱无章,难以理解,缺乏明确的主题或内容跳跃不定。
-
行为严重无序:
- 表现为怪异行为、无目的、无目标的行为模式。患者的日常行为可能变得不可预测,缺乏条理性和目标导向,例如穿着不当、举止奇特等。
-
被动和控制的体验:
- 患者感到自己的感觉、冲动或思想受到外部力量的控制。这种体验可能导致患者认为他们的行为是由外力操控的,从而丧失自主感。
病因学特征
-
神经生物学机制:
- 研究表明,阳性症状可能与大脑多巴胺系统的过度激活有关。特别是前额叶-边缘系统中的多巴胺能神经传递异常被认为是导致阳性症状的重要因素。
-
遗传因素:
- 遗传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和其他原发性精神病性障碍具有较高的遗传倾向。家族史中有此类疾病的人患病风险显著增加。
-
环境因素:
- 早期生活经历(如产前感染、早年创伤等)和社会心理应激事件也被认为是触发阳性症状的潜在诱因。
病理机制
-
神经递质失衡:
- 多巴胺系统过度活跃可能导致感觉处理和信息整合的异常,进而产生幻觉和妄想等症状。
-
脑结构和功能改变:
- 影像学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某些脑区(如前额叶皮层、海马体等)存在结构和功能异常。这些变化可能影响认知和情感调节,导致阳性症状的出现。
临床表现
- 症状特征:
- 妄想和幻觉通常是最显著的症状,患者可能会频繁表达不合理的想法或报告听到不存在的声音。
- 思维紊乱会导致患者的言语表达困难,交流变得混乱且难以理解。
- 行为异常表现为举止怪异、无目的的活动,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
- 被动和控制的体验使患者感到失去自我控制,产生强烈的不安和恐惧感。
参考文献:神经生物学及精神疾病研究(如《Schizophrenia Bulletin》)、流行病学监测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