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喂食或进食障碍Other specified Feeding or eating disorders

更新时间:2025-06-20 17:52:28
编码6B8Y

关键词

索引词Feeding or eating disorders、其他特指的喂食或进食障碍
缩写OTFED
别名Other-Specified-Feeding-or-Eating-Disorder、OSFED

其他特指的喂食或进食障碍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其他特指的喂食或进食障碍(6B8Y)是ICD-11分类系统下的一类精神障碍,属于喂食或进食障碍大类中的一种。这类障碍的特点在于患者的饮食行为异常,但这些行为不符合已知特定类型的进食障碍(如神经性厌食症、神经性贪食症等)的标准。尽管如此,其严重程度足以引起个体的心理痛苦或社会功能损害。这种分类允许对那些具有显著进食问题但未能完全符合现有分类标准的情况进行编码和记录。


病因学特征

其他特指的喂食或进食障碍 的成因复杂多样,涉及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文化因素。下面将从几个主要方面阐述其可能的病因机制:

  1. 遗传易感性

    • 研究表明,进食障碍在家族中有聚集现象,提示遗传因素在其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双生子研究显示,对于某些类型的进食障碍,如神经性厌食症,遗传率约为33%到84%之间,这表明基因背景在疾病发生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2. 大脑结构与功能差异

    • 大脑中多个区域的功能异常被发现与进食障碍相关联,尤其是前额叶皮层和边缘系统的变化。这些改变影响情绪调节能力,并可能干扰正常的食物摄入控制机制。例如,在处理食物图像时,部分患者表现出大脑奖励回路活动减弱的现象。
  3. 心理社会因素

    • 个性特质:高成就需求、完美主义倾向及低自尊水平等个性特点被认为是促进进食障碍发展的风险因素之一。
    • 家庭环境:不良的家庭关系、父母过度保护或忽视子女成长过程中情感需求均可能导致青少年采取不健康的应对策略,包括异常饮食行为。
    • 社会文化压力:现代社会对于理想体型的追求,特别是在媒体上广泛传播瘦弱为美的观念,给许多人带来巨大压力,从而促成了进食障碍的发生和发展。

病理机制

虽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点共通之处:

  • 认知扭曲:患者往往对自己身体形象存在明显误解,即使处于过轻状态也认为自己肥胖。
  • 情绪调节障碍:利用饮食作为情绪管理手段,比如通过限制食物摄入来获得控制感或者通过暴饮暴食缓解负面情绪。
  • 神经递质失衡:血清素、多巴胺等神经递质水平变化可能参与了进食障碍的发展过程。

临床表现

  • 饮食行为异常:表现为极端节食、挑食偏食或其他形式的非典型进食模式。
  • 体重关注过度:即便体重已经低于正常范围,仍然担心增重。
  • 心理困扰:持续性的焦虑、抑郁情绪,自我价值感低下。
  • 生理指标异常:长期营养不良可导致内分泌紊乱、骨密度下降等一系列健康问题。

参考文献:快速问医生、大众养生网、39健康网等相关文献资料。请注意,上述信息基于当前可用的研究成果,随着科学研究的进步,有关该主题的理解可能会进一步深化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