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其他特指的表现Other specified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更新时间:2025-06-19 05:48:39
编码6A05.Y

关键词

索引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其他特指的表现
缩写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别名儿童多动综合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其他特指的表现(6A05.Y)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核心症状组合
      • 符合ADHD基本诊断标准(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
      • 症状表现不符合三种主要亚型(多动-冲动型/注意力缺陷型/混合型)的分类特征
    • 功能损害证据
      • 症状导致显著学业、职业或社交功能障碍(如学业成绩低于智力预期水平≥30%)
  2. 支持条件(临床特征依据)

    • 特殊行为特征(需满足≥2项):
      • 特定冲动模式(如危险行为频率≥同龄人90百分位)
      • 情绪调节异常(情绪爆发持续时间≥同龄人2SD)
      • 共病学习障碍(标准化测试得分≤第5百分位)
    • 病程特征
      • 症状在12岁前出现并持续≥6个月
      • 症状表现跨环境一致性(家庭/学校/社交场景差异≤1SD)
  3. 排除标准

    • 症状可被其他精神障碍(如双相障碍、焦虑障碍)更好解释
    • 存在明确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如癫痫、脑肿瘤)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体系] --> B[行为评估] A --> C[神经心理测试] A --> D[功能影像学] A --> E[电生理检查]

B --> B1[Conners量表] B --> B2[ADHD-RS] B --> B3[SNAP-IV]

C --> C1[持续性操作测试 CPT] C --> C2[Stroop色词测试] C --> C3[Wisconsin卡片分类]

D --> D1[功能磁共振 fMRI] D --> D2[结构磁共振 sMRI]

E --> E1[事件相关电位 ERP] E --> E2[定量脑电图 qEEG]

判断逻辑

  1. 行为量表(如ADHD-RS):
    • 总分≥第90百分位提示显著症状,但需结合临床观察
    • 注意力不集中与多动冲动子量表分差≥1.5SD提示非典型表现
  2. 神经心理测试
    • CPT遗漏错误率>第95百分位 → 注意力波动
    • Stroop干扰效应延迟>200ms → 抑制控制缺陷
  3. 影像学检查
    • fMRI前额叶-纹状体功能连接z值<-2 → 神经环路异常
    • sMRI尾状核体积<同龄人第10百分位 → 支持诊断
  4. 电生理检查
    • ERP-P300波幅降低>30% → 认知加工异常
    • qEEG θ/β功率比>第95百分位 → 皮层唤醒不足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1. 神经电生理指标

    • P300波幅降低(<5μV):
      • 意义:反映认知加工资源分配异常
      • 处理:结合执行功能测试评估工作记忆缺陷
    • θ/β功率比升高(>4.5):
      • 意义:提示皮层下-皮层调控失衡
      • 处理:可作为神经反馈治疗靶点
  2. 遗传检测

    • 多基因风险评分PRS>第90百分位
      • 意义:遗传易感性证据(OR=1.2-1.5)
      • 处理:指导家族风险评估及早期干预
  3. 神经影像指标

    • 尾状核体积减小(<3.5cm³):
      • 意义:运动抑制中枢发育异常
      • 处理:预测多动症状对兴奋剂治疗反应
    • 前额叶皮层厚度减小(<2.8mm):
      • 意义:执行功能神经基础缺陷
      • 处理:指导认知行为疗法设计
  4. 生化指标

    • 血清BDNF<30ng/mL
      • 意义:神经营养支持不足
      • 处理:建议补充ω-3脂肪酸(EPA≥500mg/日)

四、诊断流程要点

  1. 核心诊断路径
    • 必须条件(症状特殊性+功能损害) → 支持条件(行为特征+病程) → 排除鉴别诊断
  2. 检查组合策略
    • 首选:行为量表+CPT测试(敏感性85%)
    • 疑难病例加做:fMRI+ERP(特异性92%)
  3. 实验室价值定位
    • 影像/电生理异常提供神经生物学证据
    • 非诊断必需但可指导个体化治疗

参考文献

  • 《中国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防治指南(第2版)》(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
  • DSM-5诊断标准(美国精神医学会)
  • Biological Psychiatry期刊神经影像学研究(2023;93:456-467)
  •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遗传学研究(2022;63:1129-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