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粪症不伴便秘或溢出性失禁Encopresis without constipation or overflow incontinence

更新时间:2025-06-20 17:52:28
编码6C01.1

关键词

索引词Encopresis without constipation or overflow incontinence、遗粪症不伴便秘或溢出性失禁
缩写非潴留性遗粪症
别名功能性遗粪症-不伴便秘或溢出性失禁、无便秘无溢出性失禁的遗粪症、无便秘无溢出性遗粪

遗粪症不伴便秘或溢出性失禁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遗粪症不伴便秘或溢出性失禁(ICD-11编码:6C01.1)是一种在已达到通常预期控便发育年龄(4岁及以上)的个体中出现的精神行为障碍。该症状表现为在不适宜的地方反复排出正常黏稠度的大便,且与便秘或粪便滞留无关。这种异常排便行为不是由器质性疾病引起,而是反映了个体不愿意、抗拒或未能遵守社会规范,在可接受的地方进行排便。


病因学特征

  1. 心理社会因素

    • 家庭环境: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过度严厉或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可能导致儿童产生逆反心理,进而表现出异常排便行为。
    • 情绪问题: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也可能促使儿童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内心的不安和压力。
    • 应激事件:经历重大生活变故如亲人去世、搬家、转学等应激事件后,部分儿童可能出现暂时性的控制力下降现象。
  2. 神经发育迟缓

    • 个别情况下,轻微的神经系统发育迟缓可能影响到儿童对排便冲动的感知及反应速度,导致无法及时找到厕所完成排便过程。
  3. 行为习惯

    • 某些儿童可能由于长期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训练而形成了固定的行为模式,即在特定情境下容易发生非自愿排便。

病理机制

  1. 中枢神经系统调控失常

    • 虽然没有明显的结构性脑损伤,但大脑皮层对直肠充盈信号处理可能存在功能性缺陷,使得个体难以准确判断何时需要去卫生间。
  2. 肛门括约肌功能异常

    • 在某些病例中,尽管不存在明显的肌肉结构异常,但肛门外括约肌协调收缩能力较弱,不足以有效阻止粪便排出。

临床表现

  1. 症状特征
    • 排便地点不当:频繁地在衣物内或其他不合适场所排便。
    • 大便性质:排出物多为成型粪块而非稀水样便。
    • 持续时间:此类情况至少需持续数月以上才符合诊断标准。
    • 无明显生理异常:检查时未发现消化道梗阻、炎症或其他可解释上述症状的身体疾病。

参考文献:基于《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V)及其他相关专业资料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