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颈部周围神经损伤Unspecified Injury of peripheral nerves of neck
编码NA42.Z
关键词
索引词Injury of peripheral nerves of neck、未特指的颈部周围神经损伤、颈部周围神经损伤
缩写WTSJ-BXSD、WTSJ-WZSD
别名颈椎周围神经不明损伤、颈部周围神经不明原因伤害、未明确的颈椎周围神经损伤
(NA42.Z)未特指的颈部周围神经损伤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典型症状
-
颈部区域感觉异常:
- 麻木感、针刺感或烧灼感(常见,约70%-90%)。
- 对温度或触觉敏感度下降(常见,约60%-80%)。
-
肌肉无力或活动受限:
- 颈部肌肉或肩部活动时力量减弱(较常见,约50%-70%)。
- 严重者可能出现单侧上肢短暂性瘫痪(较少见,约10%-20%)。
非典型症状
-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 局部皮肤出汗异常(如多汗或无汗)(较少见,约15-25%)。
- 皮肤颜色改变(苍白或潮红)(罕见,约5%-10%)。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 神经支配区感觉减退:
- 触觉、痛觉或温度觉测试显示减退(常见,约80%-90%)。
- 肌肉萎缩与肌力下降:
- 病程较长者可见颈肩部肌肉体积缩小(较少见,约20%-30%)。
- 徒手肌力测试(MMT)显示肌力≤3级(较常见,约40%-60%)。
非典型体征
- Tinel征阳性:
- 叩击受损神经走行区域引发放射性刺痛(较少见,约10%-15%)。
- 反射异常:
- 深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与具体受累神经相关,约10%-20%)。
实验室与影像学特征
- 电生理检测:
- 神经传导速度(NCV)减慢或动作电位波幅降低(敏感性约70%-85%)。
- 影像学检查:
- MRI可辅助排除颈椎间盘突出或占位性病变压迫神经(特异性高,但直接显示周围神经损伤的敏感性仅约30%-50%)。
说明:
- 症状与体征的出现几率基于临床观察数据,但受损伤程度、神经修复能力及合并症影响差异较大。
- 自主神经症状多见于合并交感神经链受累的复杂病例。
- 电生理检查是确诊周围神经损伤的金标准,但无法区分具体损伤机制。
注:因ICD-11中"未特指"类型缺乏特异性定位,临床表现需结合详细神经定位检查(如肌电图、神经超声)进一步明确损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