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位于腕或手水平的多血管损伤Other specified Injury of multiple blood vessels at wrist or hand level
编码NC56.6Y
关键词
索引词Injury of multiple blood vessels at wrist or hand level、其他特指的位于腕或手水平的多血管损伤
缩写NC56-6Y
别名腕部多条血管损伤、手部多条血管损伤、腕和手多条血管损伤、腕-手多条血管损伤、腕部血管复合伤、手部血管复合伤、腕和手血管复合伤、腕-手血管复合伤、腕部多发性血管损伤、手部多发性血管损伤、腕和手多发性血管损伤、腕-手多发性血管损伤
其他特指的位于腕或手水平的多血管损伤(NC56.6Y)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术中血管探查确认:手术直视下发现≥2条腕手部血管(动脉或静脉)存在完全断裂、部分撕裂或血栓性闭塞。
- CTA/MRA影像证据:
- 显示≥2条主干血管(尺动脉、桡动脉、掌浅/深弓或主要伴行静脉)连续性中断、对比剂外渗或充盈缺损。
- 需满足以下任一项:
- 动脉损伤:远端血流信号消失或流速<15 cm/s
- 静脉损伤:静脉回流受阻伴侧支循环开放
-
支持条件(临床与辅助证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必须同时存在:
- 活动性出血(动脉搏动性/静脉持续性)
- 远端缺血体征(皮肤苍白+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3秒)
- 至少符合两项:
- 腕手部张力性肿胀(筋膜间室压力>30 mmHg)
- Allen试验异常(桡/尺动脉单独阻断后掌弓代偿失败)
- 两点辨别觉>5 mm
- 创伤机制:
- 高能量损伤史(坠落高度>3米、机器挤压伤)
- 锐器贯穿伤轨迹涉及腕管/尺神经血管束区域
- 典型临床表现:
-
排除标准:
- 单纯神经损伤(无血管损伤证据)
- 单一血管损伤(如仅桡动脉损伤)
二、辅助检查
-
检查项目树:
└─影像学检查
├─X线平片(排除骨折/异物)
├─超声检查
│ ├─彩色多普勒(血流动力学评估)
│ └─能量多普勒(微血管灌注检测)
├─CT血管成像(CTA)
│ ├─动脉期(0.5 mm层厚)
│ └─静脉期(延迟70秒)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
└─功能评估
├─Allen试验(掌弓完整性)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微循环监测)
└─脉搏血氧饱和度(指端灌注评估) -
判断逻辑:
- CTA优先原则:
- 疑似动脉损伤首选CTA(敏感性98%,特异性95%)
- 静脉损伤需联合静脉期扫描
- 超声动态评估:
- 初始阴性但持续缺血者,每2小时重复检查
- 血流速度<15 cm/s提示严重狭窄
- MRA适应证:
- 造影剂过敏患者
- 需评估神经伴行损伤(如尺神经血管束)
- CTA优先原则: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正常参考值 | 异常意义 |
---|---|---|
D-二聚体 | <0.5 mg/L | >5 mg/L提示广泛血栓形成(静脉系统损伤风险↑) |
乳酸 | 0.5-2.2 mmol/L | >4 mmol/L持续6小时提示不可逆缺血 |
CK-MB | <25 U/L | >100 U/L提示肌肉坏死(筋膜室综合征进展) |
PT/APTT | 11-14 s/25-35 s | 延长需警惕创伤性凝血病(大量输血指征) |
血小板计数 | 150-400×10^9/L | <50×10^9/L提示需暂停抗凝治疗 |
关键解读要点:
- D-二聚体与CTA结合可提高静脉损伤检出率(AUC=0.92)
- 乳酸水平动态监测是决定再血管化时机的重要指标
- CK-MB>100 U/L需立即行筋膜切开术
四、总结
- 诊断核心:必须依赖影像学(CTA/MRA)或手术探查确认多血管损伤
- 检查策略:急性期首选CTA,动态超声监测血流变化
- 实验室预警:乳酸和CK-MB异常提示需紧急干预
- 治疗窗口期:动脉损伤6小时内、静脉损伤12小时内再通可显著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 《手外科血管损伤处理原则》(J Hand Surg Am 2023)
- 《创伤性血管损伤影像学诊断指南》(Eur J Vasc Endovasc Surg 2022)
- 《上肢缺血性损伤实验室监测专家共识》(Ann Vasc Surg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