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灶性脑损伤Focal brain injury

更新时间:2025-06-18 21:55:21
编码NA07.4
子码范围NA07.40 - NA07.4Z

关键词

索引词Focal brain injury
缩写局灶性脑损、局灶脑损伤
别名局部脑损伤、脑局部挫伤、脑局灶性创伤

我将基于ICD-11编码NA07.21的权威定义和临床指南,为您构建局灶性创伤性脑水肿的完整诊断体系。首先需要获取最新权威指南,我将调用搜索工具查询相关医学数据库:

局灶性创伤性脑水肿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影像学证据
      • CT表现:局部脑组织低密度影(CT值<20 HU),周围伴水肿带,占位效应(中线移位>5mm或脑室受压)。
      • MRI表现:T2加权像或FLAIR序列显示局限性高信号,DWI/ADC序列可区分细胞毒性水肿(扩散受限)与血管源性水肿。
    • 颅内压监测:颅内压持续≥20mmHg,且与局灶性损伤部位相关。
  2. 支持条件(临床与病理依据)

    • 外伤史:明确头部外伤史(如撞击、跌落、加速-减速伤),伤后24-72小时内症状加重。
    • 神经系统体征: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如偏瘫、失语、视野缺损),癫痫发作(10%-20%)。
    • 继发性损害证据:血脑屏障破坏(增强MRI显示病灶区对比剂外渗),或脑微循环障碍(CT灌注成像显示局部CBF下降)。
  3.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影像学+颅内压监测)即可确诊。
    • 若无颅内压监测,需同时满足以下两项:
      • 典型影像学表现(CT/MRI水肿征象)。
      • 临床进行性神经功能恶化(GCS评分下降≥2分)。

二、辅助检查

  1. 影像学检查树

    • 首选检查
      • 头颅CT平扫:快速评估急性期脑挫伤、出血及占位效应。
      • MRI多模态成像
      • T2/FLAIR:水肿范围界定。
      • DWI/ADC:区分细胞毒性水肿(ADC值↓)与血管源性水肿(ADC值正常/↑)。
      • SWI/GRE:检测微出血灶。
    • 进阶检查
      • CT灌注成像:评估局部脑血流(CBF<20ml/100g/min提示缺血风险)。
      • PET-CT:代谢活性评估(水肿区葡萄糖代谢率↓)。
  2. 判断逻辑

    • CT低密度区+占位效应:提示血管源性水肿为主,需动态监测颅内压。
    • DWI高信号+ADC低值:提示细胞毒性水肿(急性期),需警惕继发梗死。
    • SWI微出血灶:提示轴突剪切伤,与水肿严重程度正相关。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1. 炎症标志物

    • C反应蛋白(CRP)>50 mg/L:提示全身炎症反应加重脑水肿风险。
    • IL-6 >100 pg/mL:与血脑屏障破坏程度相关,预后不良标志。
  2. 电解质与代谢指标

    • 低钠血症(Na+ <130 mmol/L):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SIADH)加重细胞外水肿。
    • 乳酸>2.5 mmol/L:提示脑组织缺氧,细胞毒性水肿进展。
  3. 凝血功能

    • D-二聚体>5 μg/mL:创伤后高凝状态,增加静脉血栓及继发缺血风险。
  4. 脑损伤生物标志物

    • S100B >0.5 μg/L:胶质细胞损伤标志,与水肿范围正相关。
    • GFAP >0.15 ng/mL: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提示血脑屏障破坏。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多模态影像(CT/MRI)结合颅内压动态监测,区分水肿类型(血管源性/细胞毒性)。
  • 治疗监测:实验室指标(CRP、IL-6、电解质)指导脱水治疗及并发症管理。
  • 预后评估:S100B、GFAP升高提示神经修复延迟,需早期干预。

参考文献

  1. 《中国颅脑创伤性脑水肿诊疗专家共识(2023版)》
  2. ACR Appropriateness Criteria® for Traumatic Brain Injury (2024)
  3. Journal of Neurotrauma: Biomarkers in Traumatic Cerebral Edema (2022)
  4. Neurosurgery Guidelines for Intracranial Pressure Monitoring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