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脊髓震荡或水肿Concussion or oedema of lumbar spinal cord

更新时间:2025-06-18 21:55:26
编码NB60

关键词

索引词Concussion or oedema of lumbar spinal cord、腰脊髓震荡或水肿、腰脊髓震荡、腰脊髓震荡和水肿后遗症、腰脊髓震荡和水肿的晚期效应
同义词concussion of lumbar spinal cord
缩写腰脊髓水肿
别名腰部脊髓震荡、腰部脊髓水肿、腰段脊髓震荡、腰段脊髓水肿、腰椎脊髓震荡、腰椎脊髓水肿

腰脊髓震荡或水肿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MRI影像学证据
      • T2加权像显示腰脊髓局限性高信号(水肿特征性表现),范围与临床症状对应
      • 排除椎体骨折、椎间盘突出等机械压迫因素
    • 典型神经功能障碍
      • 损伤平面以下至少存在两种核心症状:
        ✓ 感觉障碍(痛温觉/触觉减退)
        ✓ 运动障碍(肌力下降≥1级,ASIA分级)
        ✓ 反射异常(腱反射减弱或亢进)
  2. 支持条件(临床与辅助依据)

    • 创伤/非创伤诱因
      • 明确外伤史(交通事故、高处坠落)或非创伤因素(发热+感染征象/肿瘤病史)
    • 电生理异常
      • 体感诱发电位(SSEP)潜伏期延长>10%或波形消失
      • 运动诱发电位(MEP)中枢传导时间延长>15%
    • 时间演变特征
      • 震荡:症状在48小时内完全恢复
      • 水肿:症状持续>72小时且进行性加重
  3. 排除标准

    • MRI显示脊髓出血(T1/T2低信号)
    • 脑脊液细胞计数>5×10⁶/L(提示感染或肿瘤)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体系] --> B[影像学检查] A --> C[电生理检查] A --> D[脑脊液检查] A --> E[实验室筛查]

B --> B1[MRI] B1 --> B1a(T1加权:排除出血) B1 --> B1b(T2加权:水肿高信号) B1 --> B1c(增强扫描:肿瘤/感染鉴别)

C --> C1[体感诱发电位 SSEP] C --> C2[运动诱发电位 MEP] C --> C3[肌电图 EMG]

D --> D1(蛋白定量) D --> D2(细胞计数) D --> D3(压力测定)

E --> E1(血常规) E --> E2(血生化) E --> E3(炎症标志物)

判断逻辑

  1. MRI

    • T2高信号+临床症状→确诊水肿
    • T2正常+短暂症状→支持震荡
    • 环形强化→提示肿瘤/脓肿
  2. 电生理检查

    • SSEP/MEP异常→确认神经传导通路损害程度
    • EMG纤颤电位→提示下运动神经元损伤
  3. 脑脊液检查

    • 蛋白>45mg/dL→支持水肿/脱髓鞘
    • 细胞>5×10⁶/L→需排查感染/肿瘤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异常阈值 临床意义 处理建议
脑脊液蛋白 >45 mg/dL 血-脊髓屏障破坏,提示水肿/炎症 结合MRI排查占位病变
脑脊液细胞 >5×10⁶/L 感染/肿瘤可能 细菌培养/细胞学检查
血钠 <135 mmol/L 低渗性水肿风险 限水+缓慢补钠
CRP >10 mg/L 炎症活动标志 排查感染/自身免疫疾病
血白细胞 >11×10⁹/L 细菌感染可能 血培养+抗生素覆盖
CK-MM >200 U/L 肌肉损伤间接证据 评估创伤严重程度

四、总结

  • 金标准:MRI的T2高信号是确诊脊髓水肿的核心依据,震荡需结合短暂症状+影像阴性
  • 检查优先级:MRI > 电生理 > 脑脊液 > 血液检查
  • 关键鉴别:水肿需与出血(T1低信号)、肿瘤(强化病灶)严格区分
  • 治疗窗口:水肿确诊后6小时内启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可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 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 (ASIA).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 Neurological Classification of Spinal Cord Injury (2023修订版)
  2. Fehlings MG et al. Acute Spinal Cord Injury Management Guidelines. Neurosurgery 2023
  3. WHO《脊髓损伤诊断与康复指南》202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