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震荡伴短期意识丧失,持续30分钟至不足1小时Concussion with loss of consciousness, short duration of 30 minutes to less than one hour
编码NA07.03
关键词
索引词Concussion with loss of consciousness, short duration of 30 minutes to less than one hour、脑震荡伴短期意识丧失,持续30分钟至不足1小时
缩写脑震荡30-60分钟、短期意识丧失型脑震荡
别名轻度脑震荡伴短暂昏迷、轻微脑震荡伴短期昏迷、头部撞击后短期意识丧失、轻度颅脑损伤伴短暂意识丧失、脑震荡伴30分钟至1小时昏迷
脑震荡伴短期意识丧失,持续30分钟至不足1小时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脑震荡伴短期意识丧失,持续30分钟至不足1小时(ICD-11编码:NA07.03),是指头部受到外力作用后即刻发生的短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患者在受伤后立即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或神志不清,可能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短暂性血压波动(如初期血压下降或代偿性升高)、心率变缓、呼吸浅慢等体征,生理反射可暂时减弱。这种意识障碍一般持续30分钟至不足1小时。
病因学特征
-
外伤性因素:
- 直接撞击:交通事故、高空坠落、摔伤、攻击等导致头部受到直接撞击。
- 间接冲击:头部未直接受撞击,但因身体其他部位受到剧烈加速/减速运动引起的脑组织震荡性损伤。
-
病理生理机制:
- 神经电活动紊乱:外力导致神经元细胞膜离子通道功能异常,引发短暂性神经传导障碍。
- 脑血管调节失衡:急性期可能出现短暂性脑血流量波动(如充血或低灌注),加重功能障碍。
- 代谢失衡:神经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及葡萄糖代谢异常,影响能量供给。
病理机制
-
功能性脑损伤:
- 脑震荡主要表现为神经细胞功能性紊乱,而非结构性损伤,但可能伴随微量轴突牵拉。
- 前额叶皮质、脑干网状激活系统及丘脑区域易受累,导致意识水平调节异常。
-
意识障碍模式:
- 短暂意识丧失:由脑干上行网状激活系统功能障碍引发,持续时间符合定义。
- 逆行性遗忘:海马区及边缘系统短暂功能抑制导致对受伤前后事件的记忆缺失。
临床表现
- 症状特征:
- 意识障碍:伤后即刻出现意识丧失,持续30分钟至不足1小时。
- 自主神经症状:面色苍白、出汗,偶见短暂性心率减慢(迷走神经兴奋)或呕吐。
- 认知障碍:意识恢复后常见注意力下降、定向力障碍及近事遗忘。
- 躯体症状:头痛、头晕多在数小时内出现,可持续数日。
参考文献:
- 《中国急救医学》
-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现代神经病学》
请注意,以上内容基于现有的医学资料整理而成,具体病例需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