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部位的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Unspecified Infections due to 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
编码1B21.Z
关键词
索引词Infections due to 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未特指部位的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非结核分枝杆菌所致感染、其他分枝杆菌感染、MOTT[非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缩写NTM
别名MOTT-感染、NTM-感染
未特指部位的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病原学检测阳性:
- 临床标本(痰液、组织、体液等)中分离培养出非结核分枝杆菌(NTM),并通过生化或分子鉴定确认菌种。
- PCR检测检出NTM特异性基因序列(如16S rRNA、hsp65、rpoB等)。
- 病原学检测阳性:
-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临床表现符合NTM感染特征:
- 持续咳嗽(≥2周)伴咳痰,或慢性皮肤溃疡/淋巴结肿大。
- 影像学显示肺部多叶病变(支气管扩张、结节或空洞)。
- 排除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 结核菌素试验(TST)阴性或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阴性。
- 抗酸染色未见典型结核分枝杆菌形态。
- 临床表现符合NTM感染特征:
-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宿主风险因素:
- 免疫抑制状态(HIV/AIDS、器官移植、长期糖皮质激素治疗)。
- 基础肺部疾病(COPD、支气管扩张、囊性纤维化)。
- 炎症标志物异常:
- CRP > 20 mg/L 或 ESR > 40 mm/h(提示活动性炎症)。
- 血清学证据:
- 特定NTM菌种抗体滴度显著升高(如鸟分枝杆菌≥1:160)。
- 宿主风险因素: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病原学检测] A --> C[影像学检查] A --> D[免疫学评估] B --> B1[痰液/体液培养] B --> B2[PCR分子检测] B --> B3[组织病理活检] C --> C1[胸部CT] C --> C2[皮肤超声/MRI] D --> D1[TST/IGRA] D --> D2[血清抗体检测]
判断逻辑:
- 病原学检测:
- 培养阳性:金标准,但耗时长(需2-8周);阳性结果需结合临床排除定植可能。
- PCR检测:快速(24-48小时),高特异性;适用于培养阴性但高度怀疑的病例。
- 影像学检查:
- 胸部CT:树芽征/支气管扩张提示肺部NTM感染;空洞病变需与结核鉴别。
- 皮肤MRI:软组织脓肿或骨髓炎征象支持播散性感染。
- 免疫学评估:
- TST/IGRA阴性:排除结核,增强NTM诊断可能性。
- 抗体检测:辅助诊断快速生长型NTM(如脓肿分枝杆菌)。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异常值 | 临床意义 |
---|---|---|
病原培养 | 阳性 | 确诊NTM感染,需结合菌种鉴定制定靶向治疗。 |
PCR检测 | 阳性 | 早期诊断依据,尤其适用于培养困难菌种(如溃疡分枝杆菌)。 |
CRP | > 20 mg/L | 提示活动性感染或组织损伤,>50 mg/L需警惕播散性病变。 |
ESR | > 40 mm/h | 反映慢性炎症状态,持续升高提示治疗应答不佳。 |
血清抗体 | 滴度≥1:160 | 支持特定NTM菌种感染(如鸟分枝杆菌),但需排除交叉反应。 |
血常规 | WBC > 10×10⁹/L | 中性粒细胞升高提示细菌感染,淋巴细胞减少提示免疫抑制状态。 |
病理活检 | 肉芽肿性炎症 | 确诊皮肤/淋巴结NTM感染,抗酸染色阳性可辅助定位。 |
四、诊断流程总结
- 疑似病例:免疫抑制宿主出现慢性呼吸道/皮肤症状 + 影像学异常。
- 确诊步骤:
- 首选痰液/病变组织培养 + PCR检测。
- 培养阴性时:重复采样 + 血清抗体检测 + 影像学复查。
- 鉴别重点:
- 排除结核分枝杆菌感染(TST/IGRA阴性)。
- 区分定植(无症状)与活动性感染(症状+影像学进展)。
参考文献:
- 《2020年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
- Griffith et al. An Official ATS/IDSA Statement: Diagnosis, Treatment of NTM Diseases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7)
- ICD-11编码标准(1B21.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