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副球孢子菌病Pulmonary paracoccidioidomycosis

更新时间:2024-10-12 14:01:01
编码1F2E.0

关键词

索引词Pulmonary paracoccidioidomycosis、肺副球孢子菌病、肺南美芽生菌病、肺类球孢子菌病
同义词pulmonary south american blastomycosis
别名肺副球孢子菌感染、肺部巴西芽生菌病

肺副球孢子菌病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典型症状

  1. 发热
    • 患者常出现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波动在37.5-39°C之间(常见,约60%-80%)。
  2. 乏力
    • 由于全身炎症反应和慢性感染,患者常感到疲乏无力(常见,约70%-80%)。
  3. 咳嗽
    • 干咳或伴有少量黏液痰,有时可见血丝(常见,约70%-80%)。
  4. 胸痛
    • 胸部隐痛或钝痛,多为持续性(常见,约50%-60%)。
  5. 体重减轻
    • 由于长期消耗和食欲减退,患者可能出现明显的体重下降(常见,约70%-80%)。
  6. 呼吸困难
    • 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尤其在活动后更为明显(常见,约40%-50%)。

其他可能症状

  1. 夜间盗汗
    • 夜间出汗增多,可能导致衣物和床单湿透(较少见,约10%-20%)。
  2. 全身不适
    • 非特异性全身不适感,如肌肉酸痛、关节疼痛等(较少见,约10%-20%)。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1. 胸部听诊异常
    • 呼吸音减弱或湿啰音,尤其是在病变累及较大范围肺组织时(常见,约70%-80%)。
  2. 皮肤黏膜病变
    • 口腔、鼻咽部黏膜溃疡,表现为局部红肿、糜烂(常见,约40%-60%)。
  3. 淋巴结肿大
    • 颈部、腋窝或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质硬、无痛(常见,约30%-50%)。

非典型体征

  1. 肝脾肿大
    • 通过腹部触诊可发现肝脏和脾脏肿大,提示系统性感染(较少见,约10%-20%)。
  2. 眼部受累
    • 眼睑水肿、结膜炎等眼部症状(较少见,约5%-10%)。

实验室与影像学特征

  1. 病原学检测

    • 真菌培养阳性:从痰液、血液或其他体液中分离出巴西副球孢子菌(检出率:约60%-80%)。
    • 直接镜检:痰液涂片中发现酵母样细胞,有多个芽生小体(检出率:约40%-60%)。
  2. 血清学检查

    • 抗体检测:血清中抗巴西副球孢子菌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升高(阳性率:约50%-70%)。
    • 补体结合试验:有助于诊断,但特异性较低(阳性率:约30%-50%)。
  3. 影像学表现

    • 胸部X线:双侧肺部多发结节影、浸润影或纤维化改变(异常率:约90%-95%)。
    • CT扫描:显示更详细的肺部病变,包括结节、空洞形成和纵隔淋巴结肿大(异常率:约95%-99%)。

注:临床表现因患者的免疫状态、感染程度及治疗情况而异。免疫功能正常者可能表现为局限性肺炎,而免疫抑制患者(如HIV/AIDS、器官移植者)病情进展更快,坏死性病变更广泛,且易合并全身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