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或原虫性脑炎Parasitic or protozoal encephalitis
编码1D00.2
关键词
索引词Parasitic or protozoal encephalitis、寄生虫或原虫性脑炎
缩写PE
别名弓形虫脑炎、疟疾脑炎、阿米巴脑炎、血吸虫脑炎、囊尾蚴脑炎、棘球绦虫脑炎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感染性病原体
XN3S1 内阿米巴属
XN82F溶组织内阿米巴XN7XH 双核阿米巴属
XN86U脆弱双核阿米巴XN6H5 贾第虫属
XN94Z兰伯贾第虫XN5FW 疟原虫属
XN93K诺氏疟原虫XN7K1三日疟原虫XN69B恶性疟原虫XN217间日疟原虫XN5WD卵形疟原虫XN12A猴疟原虫XN7HC 弓形虫
XN896刚地弓形虫XN7ZS 肠袋虫属
XN3H4结肠小袋纤毛虫XN4BE 迈氏唇鞭毛虫
XN0UD迈氏唇鞭毛虫XN0UD棘阿米巴属XN7VL 环孢子虫属
XN4BR卡耶坦环孢子虫XN8LE 隐孢子虫属
XN0NC犬隐孢子虫XN5SZ猫隐孢子虫XN4ZT人隐孢子虫XN4MN鼠隐孢子虫XN4VU火鸡隐孢子虫XN9BP小隐孢子虫XN9BP球虫目XN9BP阿米巴XN6UY 酵母菌属
XN1M7人芽囊原虫XN1M7肉孢子虫属XN30L 内滴虫属
XN9K3肠内滴虫XN316 毛滴虫属
XN7YM阴道毛滴虫XN4Y2 等孢子球虫属
XN9ZT贝氏等孢子球虫XN9H4 锥虫属
XN56V克鲁斯锥虫XN0C1布鲁斯锥虫XN5C7布鲁斯锥虫罗德西亚亚种XN7TC布鲁斯锥虫冈比亚亚种XN1M1 纳氏虫属
XN6EV福氏耐格里原虫XN6EV巴贝虫XN8JE 利士曼原虫属
XN1M5杜氏利什曼原虫婴儿亚种XN87Z埃塞俄比亚利什曼原虫XN6DJ巴西利什曼原虫XN3HN恰加斯(氏)利什曼原虫XN1EE墨西哥利什曼原虫XN7EU硕大利什曼原虫XN95N热带利什曼原虫寄生虫或原虫性脑炎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寄生虫或原虫性脑炎是由寄生虫(如血吸虫、囊尾蚴、棘球绦虫)或原生动物(如疟原虫、弓形虫、阿米巴原虫)的成虫、幼虫或虫卵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引发脑实质炎症反应的一类疾病。这类疾病可表现为急性或慢性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病变,其症状和影像学表现可能与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肿瘤或脱髓鞘疾病)相似,因此需通过病原学检测明确诊断。
病因学特征
-
病原体种类:
- 寄生虫:包括血吸虫(虫卵)、猪带绦虫(囊尾蚴)、棘球绦虫(幼虫)等。
- 原生动物:主要为弓形虫、福氏耐格里阿米巴、疟原虫等。
-
感染途径:
- 食源性感染:摄入未煮熟的污染肉类(如含囊尾蚴的猪肉)或污染水源。
- 媒介传播:蚊虫叮咬传播疟原虫,蜱虫传播巴贝斯虫等。
- 接触污染环境:皮肤接触含血吸虫尾蚴的疫水,或鼻腔吸入含阿米巴原虫的水体。
- 垂直传播:弓形虫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
-
宿主因素:
- 免疫功能抑制(如HIV感染、器官移植后)是弓形虫脑炎、隐孢子虫感染的高危因素。
- 遗传因素(如HLA特定基因型)可能影响疟疾相关脑病的易感性。
病理机制
-
直接损伤:
- 寄生虫移行(如阿米巴原虫)或占位性病变(如脑囊虫病)导致脑组织机械性破坏。
- 虫卵(如血吸虫)或包裹(如棘球蚴)诱发局部肉芽肿形成及周围水肿。
-
免疫病理反应:
- 寄生虫抗原(如疟原虫裂殖子)激活小胶质细胞和T淋巴细胞,释放IL-6、TNF-α等促炎因子。
- 免疫复合物沉积(如脑型疟疾)可引发微血管阻塞和血脑屏障破坏。
-
血管性损伤:
- 脑型疟疾因感染红细胞黏附于内皮细胞,导致微循环障碍和颅内压升高。
- 血管炎性反应(如弓形虫性血管炎)可能继发脑梗死或出血。
-
病原特异性表现:
- 弓形虫脑炎多见于免疫缺陷者,典型表现为基底节区环状强化病灶;
- 脑囊虫病可诱发癫痫,影像学可见钙化结节或活囊泡;
- 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PAM)起病急骤,脑脊液中可检出滋养体。
以上信息基于当前医学文献整理而成,旨在提供一个全面了解寄生虫或原虫性脑炎的基础框架。对于具体病例的诊断和管理,仍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由专业医生进行综合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