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非侵袭性曲霉病Other specified Non-invasive aspergillosis
编码1F20.1Y
关键词
索引词Non-invasive aspergillosis、其他特指的非侵袭性曲霉病、浅表性曲霉病、浅表性皮肤曲霉病
别名FeiQuMeiJunBing、Fei-Qu-Mei-Jun-Bing、Fei-Qu-Mei-Bing、Fei-Qumebing、FeiQuJunBing、Fei-Qu-Jun-Bing、Fei-Qujunbing、FeiQuMeiBing、FeiQumeibing
其他特指的非侵袭性曲霉病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组织病理学检查:病变组织活检显示曲霉菌丝局限于表皮或黏膜表层,无血管或深部组织侵袭证据(必须观察到特征性45°分叉的透明菌丝)。
- 真菌培养阳性:从病变部位(皮肤、耳道、黏膜等)分离培养出曲霉菌种(如Aspergillus fumigatus),需经形态学或分子生物学鉴定确认。
-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要素):
- 临床表现符合:存在特定部位(皮肤、外耳道、黏膜)的典型炎症性病变(红斑/鳞屑/伪膜),且无深部组织侵犯征象(如坏死、播散)。
- 无侵袭性感染证据:影像学(CT/MRI)显示病变局限于浅表组织,无肺实质、鼻窦骨质破坏或血行播散。
- 宿主免疫状态:患者为免疫功能正常或轻度抑制(如糖尿病、低剂量激素使用)。
-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直接镜检阳性:病变部位刮片/分泌物镜检见典型曲霉菌丝(10% KOH湿片或Calcofluor白染色)。
- 血清学支持:曲霉特异性IgG抗体阳性(ELISA法,阈值≥1:80),或局部sIgA升高。
- 暴露史:高风险环境接触史(谷物仓储、潮湿建筑等)。
- 治疗反应验证:局部抗真菌治疗(如伏立康唑)后症状显著改善。
二、辅助检查
-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评估] --> B[病原学检查] A --> C[炎症评估] A --> D[解剖定位] B --> B1[直接镜检] B --> B2[真菌培养] B --> B3[PCR检测] C --> C1[CRP/ESR] C --> C2[局部sIgA] D --> D1[皮肤病变: 皮损摄影] D --> D2[耳道病变: 耳镜+鼓气耳镜] D --> D3[黏膜病变: 内窥镜] D --> D4[影像学: 超声/CT/MRI] -
判断逻辑:
- 直接镜检:阳性结果(菌丝+分生孢子头)可快速提示诊断,阴性不排除(敏感性50%-70%)。
- 真菌培养:金标准但耗时长(3-7天),阳性结果需排除环境污染。
- PCR检测:针对18S rRNA或β-tubulin基因,用于培养阴性病例(特异性>95%)。
- 影像学:
- 超声/CT显示局部软组织肿胀但无骨质破坏 → 支持非侵袭性。
- MRI的T2加权像高信号提示炎性水肿。
- 内窥镜/耳镜:直观观察伪膜/溃疡形态,指导精准采样。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病原学检查:
- 培养阳性:确诊价值最高(阳性预测值>90%),需注明菌种(如Aspergillus niger常见于耳部)。
- PCR阳性但培养阴性:提示低载量定植或采样不足,需结合临床。
-
炎症标志物:
- CRP升高(>10 mg/L):反映局部炎症强度,>50 mg/L需警惕继发细菌感染。
- ESR增快(>20 mm/h):非特异性,持续升高提示慢性炎症活动。
-
免疫学指标:
- 曲霉IgG阳性(≥1:80):支持慢性抗原暴露,阴性不能排除(敏感性40%-60%)。
- 局部sIgA升高:黏膜免疫应答标志,特异性较强(如口腔/鼻咽部感染)。
-
血常规:
-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能提示Th2型免疫反应(见于20%-30%皮肤病变者)。
-
组织病理学:
- 肉芽肿形成:提示慢性炎症,需与结核鉴别。
- 无血管侵袭:是区别于侵袭性曲霉病的关键特征。
四、诊断流程要点
- 确诊路径:临床表现 + 组织病理/培养阳性 → 立即确诊。
- 拟诊路径:临床表现 + 直接镜检/PCR阳性 + 影像学支持 → 启动经验性治疗并随访验证。
- 排除要点:
- 侵袭性曲霉病(GM试验阳性、肺部浸润影)。
- 其他浅表真菌感染(念珠菌:伪膜易剥离;皮肤癣菌:镜检见关节孢子)。
参考文献:
- IDSA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Diagnosis of Aspergillosis: 2024 Update
- ESCMID-ECMM-ERS Consensus Guidelines for Non-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
- 《中国非侵袭性真菌病诊疗专家共识(2023版)》(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