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莱姆病Other specified Lyme borreliosis
编码1C1G.Y
关键词
索引词Lyme borreliosis、其他特指的莱姆病
缩写LYD、LB
别名莱姆病、莱姆-伯氏疏螺旋体病、伯氏疏螺旋体感染症、蜱传螺旋体病
其他特指的莱姆病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病原学证据:
- PCR检测阳性:血液、脑脊液、关节液或皮肤活检组织中检出伯氏疏螺旋体特异性DNA(如OspA、flaB基因)。
- 病原体培养阳性:特殊培养基(如BSK-II)中分离出伯氏疏螺旋体(适用于早期皮肤病变样本)。
- 血清学双阳性:
- ELISA法检测伯氏疏螺旋体抗体阳性,且Western Blot验证符合CDC阳性标准(IgM需≥2条特异性条带,IgG需≥5条)。
- 病原学证据:
-
支持条件(临床与流行病学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游走性红斑(直径≥5 cm的扩展性红斑)或非典型皮肤表现(如淋巴细胞瘤)。
- 神经系统受累:脑膜炎、颅神经麻痹(尤其面瘫)、神经根炎。
- 心脏传导异常(如房室传导阻滞)或关节炎(单侧膝关节肿胀)。
- 流行病学史:
- 发病前1-3个月有蜱虫叮咬史或疫区(林区、草地)暴露史。
- 典型临床表现:
-
阈值标准:
- 确诊:满足"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病原学或血清学双阳性)。
- 高度疑似:无病原学证据时需同时满足以下两项:
- 典型临床表现(至少1项主要系统受累)。
- 单次血清IgG抗体高滴度(≥1:512)或恢复期抗体4倍升高。
二、辅助检查
-
病原学检查:
- PCR检测:
- 判断逻辑:优先选择皮肤病灶边缘组织或脑脊液样本,阳性可直接确诊;阴性不能排除诊断(敏感度约50%-70%)。
- 组织培养:
- 判断逻辑:适用于早期红斑期(成功率约60%),需在抗生素治疗前采集样本。
- PCR检测:
-
血清学检查树:
└── 血清学检测
├── ELISA筛查(总抗体)
└── Western Blot确认
├── IgM(早期感染)
└── IgG(中晚期感染)- 判断逻辑:ELISA阳性后必须经Western Blot验证,避免假阳性(与梅毒、EB病毒存在交叉反应)。
-
影像学检查树:
└── 影像学评估
├── 神经系统
│ ├── MRI(脑膜强化、神经根增粗)
│ └── 腰椎穿刺(脑脊液淋巴细胞增多)
├── 心脏
│ └── 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房室传导阻滞)
└── 关节
└── 关节超声/MRI(滑膜增生、积液)- 判断逻辑:影像学异常需排除其他病因(如病毒性心肌炎、类风湿关节炎)。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血清学检测:
- IgM阳性:提示近期感染(病程<4周),但单独阳性需排除假阳性(特异性约85%)。
- IgG阳性:提示中晚期感染或既往感染(病程>4周),高滴度(≥1:512)支持现症感染。
-
脑脊液检查:
- 淋巴细胞增多(>5×10⁶/L):提示神经莱姆病,需与病毒性脑膜炎鉴别。
- CSF/血清抗体指数>1.5:提示鞘内抗体合成,特异性>95%。
-
心脏标志物:
- 肌钙蛋白升高:提示合并心肌炎,需紧急处理。
-
炎症指标:
- CRP升高(>20 mg/L):反映疾病活动度,治疗后可快速下降。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病原体直接检测(PCR/培养)或严格标准的血清学双阳性。
- 鉴别要点:需排除梅毒、EB病毒感染、反应性关节炎等相似疾病。
- 特殊亚型识别:对非典型表现(如孤立性心脏传导阻滞)需提高警惕,及时完善抗体检测。
参考文献:
- CDC. (2023). Lyme Disease Diagnosis and Testing.
- European Concerted Action on Lyme Borreliosis (EUCALB) diagnostic guidelines.
- Steere AC. (2016). Lyme diseas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