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脓疱病Other specified Impetigo
编码1B72.Y
关键词
索引词Impetigo、其他特指的脓疱病
缩写特指脓疱病
别名Pustulosis-Specified、Specified-Pustulosis
其他特指的脓疱病(ICD-11: 1B72.Y)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病原学检测阳性:
- 脓疱内容物或皮损边缘拭子培养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A族β溶血性链球菌。
- 革兰染色镜检发现革兰阳性球菌簇(灵敏度>80%)。
- 病原学检测阳性:
-
必须条件(核心临床标准):
- 典型皮损三联征:
- 红斑基础上进展为薄壁脓疱(直径1-2cm)。
- 脓疱破裂后形成浅表糜烂面。
- 特征性蜜黄色或黄褐色痂皮覆盖。
- 病变分布:
- 面部(口鼻周)或四肢远端暴露部位为主。
- 典型皮损三联征:
-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流行病学高危因素:
- 年龄<10岁(儿童易感性为成人3倍)。
- 发病前7天内有皮肤破损史(擦伤、虫咬、特应性皮炎)。
- 高温潮湿季节(夏季发病率升高40%)。
- 实验室支持证据:
-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0×10⁹/L且中性粒细胞比例>70%。
- CRP>20 mg/L提示细菌性炎症。
- 流行病学高危因素:
-
确诊阈值:
- 符合"金标准"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病原学证据,需同时满足:
- 必须条件(典型皮损+分布特点)。
- ≥2项支持条件(流行病学+实验室异常)。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 --> B[病原学检测] A --> C[炎症评估] A --> D[并发症筛查] B --> B1(脓液细菌培养) B --> B2(革兰染色镜检) B --> B3(PCR检测毒力基因) C --> C1(血常规+CRP) C --> C2(血清降钙素原) D --> D1(超声-深部脓肿) D --> D2(关节MRI-反应性关节炎)
判断逻辑:
- 病原学检测:
- 培养阳性→确诊;镜检阳性→高度支持诊断;PCR检出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如tsst-1)→提示重症风险。
- 炎症标志物:
- CRP>50 mg/L或PCT>0.5 ng/mL→提示全身性感染,需静脉抗生素治疗。
- 影像学检查:
- 超声显示皮下积液→需引流;关节滑膜增厚→提示链球菌感染后关节炎。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
病原学检查:
- 培养阳性:直接确诊,需立即启动靶向抗生素治疗(如耐酶青霉素)。
- 镜检见革兰阳性球菌:提示细菌载量高,感染处于活动期。
-
炎症标志物:
- 白细胞>12×10⁹/L+中性粒>80%:提示深部组织感染或菌血症风险,需血培养。
- CRP>100 mg/L:预示可能并发肾炎或败血症,需住院监测。
-
血清学检查:
- 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升高:提示近期链球菌感染,需评估肾炎风险。
-
组织病理学:
- 角质层下脓疱+表皮海绵水肿:确诊脓疱病,排除疱疹病毒感染。
四、总结
- 诊断核心:病原学证据(培养/镜检)结合典型皮损表现。
- 检查优先级:
- 首诊→皮损拭子革兰染色(快速筛查)。
- 广泛感染→加做CRP+血常规。
- 疑似并发症→影像学评估深部病变。
- 实验室警戒值:CRP>50 mg/L或WBC>15×10⁹/L需紧急处理。
参考文献:
- IDSA《皮肤软组织感染诊疗指南》(2021)
- 《临床皮肤病学》(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 WHO《脓皮病诊断与管理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