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HIV感染临床4期未提及是否合并结核病或疟疾Other specified HIV disease clinical stage 4 without mention of tuberculosis or malaria
编码1C62.3Y
关键词
索引词HIV disease clinical stage 4 without mention of tuberculosis or malaria、其他特指的HIV感染临床4期未提及是否合并结核病或疟疾、艾滋病合并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合并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所致卡氏肺孢子菌肺炎、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引起的肺孢子虫病、HIV病所致耶氏肺孢子菌肺炎、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所致卡氏肺囊虫肺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合并肺囊虫肺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合并肺孢子虫肺炎、艾滋病合并胃肠道念珠菌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合并胃肠道念珠菌病、艾滋病合并巨细胞病毒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合并巨细胞病毒病、艾滋病合并弓形虫病、HIV引起的弓形虫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引起的弓形虫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合并弓形虫病、艾滋病合并播散性隐球菌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合并播散性隐球菌病、艾滋病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艾滋病合并进行性白质脑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合并进行性白质脑病、艾滋病合并隐孢子虫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合并隐孢子虫病、艾滋病合并等孢球虫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合并等孢球虫病、艾滋病合并造血或淋巴组织肿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合并造血或淋巴组织肿瘤、艾滋病合并利什曼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合并利什曼病、艾滋病合并伯基特淋巴瘤、HIV感染合并伯基特淋巴瘤、艾滋病病毒感染合并伯基特淋巴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合并伯基特淋巴瘤、艾滋病合并其他类型的非霍奇金淋巴瘤、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所致其他类型的非霍奇金淋巴瘤、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所致淋巴瘤、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引起的淋巴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合并其他类型的非霍奇金淋巴瘤、艾滋病合并其他淋巴、造血或相关组织恶性肿瘤、HIV感染合并其他淋巴、造血或相关组织恶性肿瘤、艾滋病病毒感染合并其他淋巴、造血或相关组织恶性肿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合并其他淋巴、造血或相关组织恶性肿瘤、艾滋病合并多发恶性肿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所致多发性恶性肿瘤、艾滋病病毒感染合并多发恶性肿瘤、HIV感染合并多发恶性肿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合并多发恶性肿瘤、艾滋病合并脑病、AIDS脑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性脑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所致脑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合并脑病、HIV感染合并脑病、1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脑炎、2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脑炎、艾滋病合并消瘦综合征、AIDS合并恶病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消瘦综合征、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所致的生长迟缓、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消瘦综合征、纤弱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合并消瘦综合征
缩写HIV-4Y、AIDS-4Y
别名HIV-感染临床4期未提及是否合并结核病或疟疾、艾滋病病毒感染临床4期未提及是否合并结核病或疟疾、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临床4期未提及是否合并结核病或疟疾、HIV-disease-clinical-stage-4-without-tuberculosis-or-malaria、HIV-disease-clinical-stage-4-without-mention-of-tuberculosis-or-malaria
其他特指的HIV感染临床4期未提及是否合并结核病或疟疾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HIV感染确诊:
- HIV抗体/抗原联合检测阳性(ELISA),并经免疫印迹法(WB)确证试验确认。
- 或HIV核酸检测(血浆HIV RNA > 5,000拷贝/mL)。
- CD4+ T淋巴细胞计数:
- 持续性下降至<200个/μL(需排除其他免疫抑制疾病)。
- HIV感染确诊:
-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依据):
- 符合临床4期特征(至少满足1项):
- 出现AIDS指征性疾病(如肺孢子菌肺炎、脑弓形虫病、卡波西肉瘤)。
- CD4+ T细胞计数<200个/μL伴不明原因体重下降>10%。
- 排除结核病/疟疾共感染:
- 结核菌素试验(TST)/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阴性。
- 疟原虫血涂片/快速诊断检测(RDT)阴性。
- 符合临床4期特征(至少满足1项):
-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典型症状组合:
- 发热(>38℃持续1个月)+慢性腹泻(>1个月)+口腔念珠菌病。
- 病毒载量阈值:
- HIV RNA > 100,000拷贝/mL(未治疗者)。
- 机会性感染证据:
- 肺孢子菌PCR阳性/隐球菌抗原阳性/巨细胞病毒DNA阳性。
- 典型症状组合:
二、辅助检查
-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HIV感染临床4期评估] --> B[病原学检测] A --> C[免疫学评估] A --> D[机会性感染筛查] A --> E[肿瘤筛查] B --> B1[HIV抗体/抗原检测] B --> B2[HIV病毒载量] C --> C1[CD4+ T细胞计数] C --> C2[CD4/CD8比值] D --> D1[肺孢子菌PCR] D --> D2[隐球菌抗原] D --> D3[巨细胞病毒DNA] E --> E1[卡波西肉瘤活检] E --> E2[淋巴瘤PET-CT] -
判断逻辑:
- 病原学检测:
- HIV抗体阳性需WB确证,避免假阳性;病毒载量>5,000拷贝/mL提示活动性感染。
- 免疫学评估:
- CD4<200个/μL是AIDS期核心指标;CD4/CD8<0.3提示免疫衰竭。
- 机会性感染筛查:
- 肺孢子菌PCR阳性+胸部CT磨玻璃影→确诊PCP。
- 隐球菌抗原阳性+脑脊液墨汁染色→确诊隐球菌脑膜炎。
- 肿瘤筛查:
- 皮肤紫红色结节+HHV-8阳性→卡波西肉瘤;
- 脑部环形强化病灶+EBV-DNA阳性→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 病原学检测: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正常参考值 | 异常意义 | 处理建议 |
---|---|---|---|
CD4+ T细胞计数 | 500-1,600个/μL | <200个/μL:确诊AIDS期,需立即启动ART和机会性感染预防 | 启动复方新诺明预防PCP |
HIV病毒载量 | <20拷贝/mL(抑制) | >100,000拷贝/mL:疾病快速进展风险,需优化ART方案 | 耐药检测+调整ART药物 |
隐球菌抗原 | 阴性 | 血清/脑脊液阳性:播散性隐球菌病,死亡率>40% | 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诱导治疗 |
巨细胞病毒DNA | <500 IU/mL | >1,000 IU/mL:视网膜炎/结肠炎风险,尤其CD4<50个/μL时 | 缬更昔洛韦治疗+每2周眼底筛查 |
β2-微球蛋白 | 0.8-2.4 mg/L | >3.5 mg/L:提示免疫激活状态,与HIV脑病和死亡风险相关 | 评估神经系统症状 |
乳酸脱氢酶(LDH) | 120-250 U/L | >500 U/L:提示淋巴瘤或PCP,需结合影像学检查 | PET-CT/支气管肺泡灌洗 |
四、总结
- 诊断核心:HIV确诊 + CD4<200个/μL或AIDS指征性疾病,且排除结核/疟疾。
- 辅助检查重点:
- 分层筛查机会性感染(从无创抗原检测到侵入性活检)。
- 肿瘤评估需结合病原学(HHV-8/EBV)与影像特征。
- 实验室预警:
- CD4<200个/μL和病毒载量>10^5拷贝/mL是病情恶化的关键阈值。
- 隐球菌抗原/巨细胞病毒DNA阳性需紧急干预。
参考文献:
WHO《HIV/AIDS治疗指南(2023更新版)》、美国IDSA《机会性感染管理指南》、《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2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