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细菌引起的细菌性蜂窝织炎或淋巴管炎Other specified Bacterial cellulitis, erysipelas or lymphangitis

更新时间:2025-06-19 00:27:22
编码1B70.Y

关键词

索引词Bacterial cellulitis, erysipelas or lymphangitis、其他特指的细菌引起的细菌性蜂窝织炎或淋巴管炎
缩写细菌性蜂窝织炎、淋巴管炎
别名特殊细菌性蜂窝织炎、特殊细菌性淋巴管炎、特定细菌性蜂窝织炎、特定细菌性淋巴管炎、非链球菌葡萄球菌性蜂窝织炎、非链球菌葡萄球菌性淋巴管炎

其他特指的细菌引起的细菌性蜂窝织炎或淋巴管炎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1. 金标准(确诊依据)

    • 病原学检测阳性
      • 感染部位(脓液/组织)或血液中分离培养出特定致病菌(如大肠埃希菌、脆弱拟杆菌、海洋弧菌等),排除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 分子检测(PCR)鉴定出特指细菌的特异性基因标记(如大肠埃希菌的uidA、海洋弧菌的vvhA)。
  2. 必须条件(核心临床依据)

    • 典型局部炎症表现
      • 蜂窝织炎:皮肤及皮下组织弥漫性红肿热痛,边界不清,触诊有硬结或凹陷性水肿。
      • 淋巴管炎:沿淋巴管走向的线状红斑或条索状硬结,伴区域淋巴结肿大。
    • 皮肤屏障破坏证据
      • 存在明确侵入途径(创伤、手术切口、溃疡、动物/海洋暴露史)。
  3. 支持条件(辅助依据)

    • 全身炎症反应
      • 体温≥38.3℃ 或 <36℃(严重感染)。
      • 心率>90次/分,呼吸频率>20次/分。
    • 高危宿主因素
      • 糖尿病、HIV/AIDS、免疫抑制剂使用、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 实验室阈值
      • CRP >50 mg/L 或较基线升高>50%。
      • 白细胞计数 >12×10⁹/L 或 <4×10⁹/L。

二、辅助检查

  1.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步评估] --> B[病原学检查] A --> C[炎症标志物] A --> D[影像学检查] B --> B1(脓液/组织培养) B --> B2(血培养) B --> B3(PCR检测) C --> C1(血常规+CRP) C --> C2(血沉/降钙素原) D --> D1(超声) D --> D2(CT/MRI) D1 --> D1a[评估皮下水肿/脓肿] D2 --> D2a[深部组织/筋膜受累]

  2. 判断逻辑

    • 培养/PCR阳性:直接确诊特指细菌感染,指导靶向抗生素选择。
    • 超声检查
      • 皮下脂肪层"鹅卵石样"高回声(蜂窝织炎) → 支持诊断
      • 液性暗区(脓肿) → 需引流
    • CT/MRI
      • 筋膜增厚/气体影(坏死性筋膜炎) → 紧急手术指征
    • 炎症标志物
      • CRP持续升高 → 提示治疗无效或并发症
      • 降钙素原>2 ng/mL → 提示菌血症风险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病原学检查

    • 培养检出革兰阴性杆菌:提示需覆盖三代头孢/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如大肠埃希菌)。
    • 厌氧菌阳性:需联用甲硝唑/克林霉素(如脆弱拟杆菌)。
    • 海洋弧菌阳性:立即启用多西环素+头孢他啶(24小时内病死率>30%)。
  2. 炎症标志物

    • CRP>100 mg/L:提示深部组织感染或脓肿形成,需影像学评估。
    • 白细胞>15×10⁹/L伴核左移:提示感染失控,需升级抗生素。
    • 血小板<100×10⁹/L:警惕脓毒症或DIC(病死率预警指标)。
  3. 电解质与代谢指标

    • 低钠血症(Na+<135 mmol/L):常见于海洋弧菌感染,预后不良标志。
    • 血糖>11.1 mmol/L:糖尿病患者感染恶化信号,需强化控糖。

四、总结

  • 确诊核心:病原学鉴定(培养/PCR)结合典型临床表现。
  • 关键鉴别
    • 超声/CT排除坏死性筋膜炎(手术急症)。
    • 血培养排除败血症。
  • 治疗监测
    • CRP每48小时下降>50%提示治疗有效。
    • 持续发热+CRP不降需考虑耐药菌/脓肿。

参考文献

  1. IDSA《皮肤和软组织感染诊疗指南》(2014)
  2. 《默沙东诊疗手册》蜂窝织炎章节(2023版)
  3. NEJM综述:Non-Streptococcal Cellulitis (2021; 384: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