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利什曼病Cutaneous leishmaniasis
关键词
(1F54.1) 皮肤利什曼病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典型症状
- 皮肤溃疡或结节:
- 无痛性丘疹或结节:初期为红色丘疹,逐渐增大形成中央凹陷的溃疡,表面覆盖干痂(常见,80%-90%)[^1][^2]。
- 溃疡特征:边缘隆起呈火山口状,基底肉芽组织伴黏稠分泌物(70%-85%)[^3][^4]。
- 愈合与瘢痕:病变愈合后遗留色素脱失或凹陷性瘢痕(60%-80%)[^5]。
非典型症状
- 弥漫性皮肤浸润:
- 墨西哥型或埃塞俄比亚型可表现为皮肤广泛结节或斑块,类似瘤型麻风(较少见,10%-20%)[^6][^7]。
- 淋巴管炎:
- 溃疡周围出现线状红斑或结节性淋巴管炎(播散性病例中占15%-25%)[^8]。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 皮损分布:
- 暴露部位:面部、手臂、下肢等暴露区域(高发,80%-95%)[^9][^10]。
- 单发或多发:多数为单发病灶(60%-70%),部分患者因多次叮咬或自体接种出现多发性溃疡(20%-30%)[^11]。
- 继发感染:
- 溃疡合并细菌感染时可见红肿、脓性分泌物(15%-25%)[^12]。
非典型体征
- 黏膜受累:
- 罕见情况下累及鼻咽黏膜(<5%,主要见于新大陆型L. braziliensis感染)[^13]。
实验室与影像学特征
- 病原学检测:
- 涂片镜检:溃疡边缘组织刮片吉姆萨染色可见巨噬细胞内无鞭毛体(检出率:70%-85%)[^14]。
- PCR检测:皮肤组织样本检测利什曼原虫DNA(敏感性90%-95%)[^15]。
- 培养:
- 三恩培养基中可培养出前鞭毛体(需2-4周,阳性率60%-80%)^16。
- 血清学检查:
- 抗体检测对皮肤型诊断价值有限(敏感度<30%)[^17]。
流行病学特征
- 高发人群:农村男性、儿童(阿尔及利亚研究显示10岁以下儿童占病例的50%-60%)[^18]。
- 季节分布:冬春季节高发(伊朗研究显示12月-1月病例占比达30%-40%)[^19]。
- 地理差异:旧大陆型(L. major、L. tropica)以单个溃疡为主,新大陆型(L. braziliensis)易合并黏膜损害[^20]。
注释
- 常见:指发生率≥70%;较少见:10%-30%;罕见:<5%。
- 免疫功能正常者病程多为自限性(6-18个月自愈),免疫抑制患者(如HIV感染者)易进展为慢性或弥漫性病变^21。
参考文献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Leishmaniasis Fact Sheet (2023).
[^2]: Aronson N, et al. Clin Infect Dis. 2016;63(12):e202-e264.
[^3]: Saeedi M, et al. Acta Trop. 2021;220:105947.
[^4]: 《Journal of Parasitic Diseases》. 伊朗东南部皮肤利什曼病研究 (2023).
[^5]: 默沙东诊疗手册. 皮肤利什曼病章节 (2022).
[^6]: 《Acta Tropica》. 阿尔及利亚皮肤利什曼病综述 (2024).
[^7]: 世界卫生组织东地中海区域报告 (2021).
[^8]: 《中华传染病杂志》. 中国利什曼原虫感染共识 (2017).
[^9]: 伊朗Shahr医科大学1440例病例分析 (2023).
[^10]: 阿尔及利亚Medea省流行病学研究 (2024).
[^11]: 《Acta Parasitologica》. 摩洛哥皮肤利什曼病预测模型 (2025).
[^12]: 百度百科. 利什曼病条目.
[^13]: 默沙东诊疗手册. 黏膜利什曼病章节.
[^14]: 《中华传染病杂志》. 诊断方法指南.
[^15]: 《Acta Tropica》. PCR检测敏感性研究 (2020).
[^17]: IDSA临床实践指南 (2016).
[^18]: 阿尔及利亚Medea省儿童发病率数据 (2024).
[^19]: 伊朗季节性高峰研究 (2023).
[^20]: 《Acta Tropica》. 地理分型差异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