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衣原体引起的性传播感染Unspecified Sexually transmissible infections due to chlamydia
编码1A8Z
关键词
索引词Sexually transmissible infections due to chlamydia、未特指的衣原体引起的性传播感染
缩写CT-STI、Chlamydia-STI
别名性病-衣原体感染、衣原体感染-性传播、性接触导致的衣原体感染
未特指的衣原体引起的性传播感染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确诊依据):
- 核酸检测(NAATs)阳性:在尿道拭子(男性)、宫颈拭子(女性)或尿液标本中检出沙眼衣原体特异性核酸(如ompA基因)。
- 细胞培养阳性:临床标本(如宫颈黏液或尿道分泌物)中分离培养出沙眼衣原体。
-
必须条件(核心诊断依据):
- 符合以下任一实验室结果:
- NAATs检测阳性(敏感度>95%,特异度>99%)。
- 细胞培养阳性(特异性100%,敏感度50%-70%)。
- 排除其他病原体感染:淋球菌核酸检测阴性,且无滴虫/念珠菌感染证据。
- 符合以下任一实验室结果:
-
支持条件(临床辅助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男性:尿道分泌物(黏液脓性)伴尿痛(发生率15%-40%)。
- 女性:黏液脓性宫颈炎(宫颈接触性出血)或下腹痛(PID征象,发生率10%-15%)。
- 高危因素:
- 年龄<25岁 + 新性伴侣或多性伴侣史(风险提高3-5倍)。
- 性伴侣确诊衣原体感染。
- 血清学支持:
- 微量免疫荧光法(MIF)抗体滴度≥1:64(提示近期感染)。
- 典型临床表现:
二、辅助检查
-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筛与确诊] --> B[病原学检测] B --> B1(核酸检测 NAATs) B --> B2(细胞培养) A --> C[并发症评估] C --> C1(盆腔超声) C --> C2(腹腔镜) A --> D[鉴别诊断] D --> D1(淋球菌检测) D --> D2(梅毒/HIV筛查) A --> E[炎症评估] E --> E1(CRP/ESR) E --> E2(白细胞计数) -
判断逻辑:
- NAATs:
- 阳性:直接确诊(>95%特异性)。
- 阴性:排除感染(需结合窗口期:暴露后≥5天检测)。
- 细胞培养:
- 阳性:金标准确诊,但阴性不能排除(敏感度低)。
- 盆腔超声:
- 异常意义:输卵管增粗/盆腔积液提示PID(阳性预测值>80%)。
- 淋球菌检测:
- 必须同步进行(20%-40%合并感染)。
- CRP/ESR:
- CRP>10 mg/L或ESR>20 mm/h支持PID诊断(敏感度70%)。
- NAATs: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正常参考值 | 异常意义 |
---|---|---|
NAATs | 阴性 | 阳性:确诊感染,需立即治疗;假阳性率<1%。 |
细胞培养 | 阴性 | 阳性:确诊感染;阴性:不能排除(敏感度低)。 |
白细胞计数 | 4.0-10.0×10⁹/L | >10.0×10⁹/L:提示细菌性炎症(PID或尿道炎),需排查并发症。 |
C反应蛋白(CRP) | <5 mg/L | >10 mg/L:提示活动性炎症(PID敏感度85%),需影像学确认。 |
血沉(ESR) | <20 mm/h(女性) | >30 mm/h:支持慢性炎症(如PID或反应性关节炎)。 |
宫颈分泌物WBC | <10/高倍视野 | ≥10/高倍视野:提示黏液脓性宫颈炎,衣原体感染概率>60%。 |
异常结果处理建议:
- NAATs阳性:立即给予阿奇霉素1g单剂或多西环素7日疗法,并追踪性伴侣。
- CRP/ESR升高伴下腹痛:按盆腔炎治疗(头孢曲松+多西环素+甲硝唑)。
- 无症状但NAATs阳性:仍需治疗(防止传播和不孕症)。
四、诊断流程总结
- 首选NAATs检测(尿液/生殖道标本),阳性即可确诊。
- 细胞培养仅用于法律取证或耐药研究。
- 影像学检查(超声)用于腹痛患者排查PID。
- 所有感染者必须同步筛查淋病、梅毒、HIV。
参考文献:
- WHO《沙眼衣原体感染诊疗指南》(2023修订版)
- CDC《性传播感染治疗指南》(2024版)
-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衣原体诊断共识(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