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或口腔黏膜念珠菌病Candidosis of lips or oral mucous membranes
编码1F23.0
关键词
索引词Candidosis of lips or oral mucous membranes、唇或口腔黏膜念珠菌病、口咽念珠菌病、喉念珠菌病、酵母菌感染、念珠菌性口炎、口念珠菌病、口腔念珠菌、念珠菌口炎、口腔念珠菌病、念珠菌引起的口角唇炎、念珠菌性唇炎、唇念珠菌、传染性口角炎、急性红斑性口腔念珠菌病、抗生素痛口疮、急性萎缩性口腔念珠菌病、急性假膜性口腔念珠菌病、口腔鹅口疮、慢性红斑性口腔念珠菌病、口腔义齿痛、义齿口炎、慢性增生性口腔念珠菌病、念珠菌白斑、慢性斑块性口腔念珠菌病、念珠菌粘膜白斑、慢性多病灶性口腔念珠菌病
同义词Candida of mouth、Candida stomatitis、Candidal stomatitis、Mouth candidiasis、oral candidiasis、oropharyngeal candidiasis、throat candidiasis、oral yeast infection
缩写鹅口疮、雪口病
别名口腔霉菌感染、唇部念珠菌感染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临床表现
--脓毒症伴脓毒性休克--脓毒症不伴脓毒性休克关联情况
1C62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未提及是否合并结核病或疟疾
1C62.30卡波西肉瘤合并人免疫缺陷病毒病,未提及是否合并结核病或疟疾1C62.2HIV感染临床3期未提及是否合并结核病或疟疾1C62.Z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未提及合并症,临床分期未特指1C62.1HIV感染临床2期未提及是否合并结核病或疟疾1C62.3HIV感染临床4期未提及是否合并结核病或疟疾1C62.3Y其他特指的HIV感染临床4期未提及是否合并结核病或疟疾1C62.3Z未特指的HIV感染临床4期未提及是否合并结核病或疟疾1C62.0HIV感染临床1期未提及是否合并结核病或疟疾1C60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合并结核病
1C60.3HIV感染临床4期合并结核病1C60.3Y其他特指的HIV感染临床4期合并结核病1C60.3Z未特指的HIV感染临床4期合并结核病1C60.1HIV感染临床2期合并结核病1C60.0HIV感染临床1期合并结核病1C60.ZHIV感染合并结核病,临床分期未特指1C60.30艾滋病相关卡波西肉瘤合并结核病1C60.2HIV感染临床3期合并结核病1C6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合并疟疾
1C61.0HIV感染临床1期合并疟疾1C61.1HIV感染临床2期合并疟疾1C61.30艾滋病相关卡波西肉瘤合并疟疾1C61.Z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合并疟疾,临床分期未特指1C61.3HIV感染临床4期合并疟疾1C61.3Y其他特指的HIV感染临床4期合并疟疾1C61.3Z未特指的HIV感染临床4期合并疟疾1C61.2HIV感染临床3期合并疟疾唇或口腔黏膜念珠菌病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唇或口腔黏膜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属真菌(Candida)引起的嘴唇和口腔黏膜感染。它是一种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主要发生于免疫力低下、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局部微环境失衡的个体。典型表现为口腔黏膜附着白色斑块(鹅口疮),可伴有疼痛、灼热感及吞咽困难。
病因学特征
-
宿主因素:
- 免疫抑制状态:如HIV/AIDS、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 婴幼儿及老年人:新生儿多因母体垂直传播或黏膜屏障未成熟而感染;老年人则因免疫功能衰退易感。
- 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环境促进念珠菌黏附与增殖。
-
外部诱因:
- 抗生素滥用:广谱抗生素破坏口腔正常菌群,削弱对念珠菌的竞争抑制。
- 佩戴义齿:不当清洁或设计造成黏膜损伤及微环境改变,增加真菌定植风险。
- 药物影响:化疗药物、抗胆碱能药等导致唾液分泌减少,削弱口腔自洁能力。
-
局部因素:
- 机械损伤:口腔黏膜破损(如咬伤、刷牙创伤)破坏物理屏障。
- 营养不良:铁、叶酸、维生素B12缺乏影响黏膜修复及免疫功能。
病理机制
-
粘附与入侵:
- 念珠菌通过表面黏附素(如ALS基因家族蛋白)与宿主上皮细胞结合。
- 分泌水解酶(如蛋白酶、磷脂酶)降解上皮细胞间连接,促进组织入侵。
-
免疫逃逸:
- 生物膜形成阻碍免疫细胞及抗真菌药物渗透。
- 表面抗原变异(如甘露聚糖层修饰)干扰免疫识别。
-
炎症反应:
- 真菌成分(如β-葡聚糖)激活TLR受体,诱发促炎因子(IL-6、TNF-α)释放。
- 慢性感染可导致Th17/Treg免疫失衡,加剧组织损伤。
临床表现
- 症状特征:
- 白色伪膜:颊黏膜、舌背及腭部可见乳白色斑块,擦除后显露充血基底或出血。
- 红斑型病变:黏膜表面弥漫性红斑,多见于舌背或义齿覆盖区。
- 慢性增生性病变:长期感染可致黏膜角化过度,形成不易消退的白斑样增生。
- 口角炎:口角对称性红斑、皲裂伴渗出,常与垂直距离过短或营养不良相关。
- 灼痛与味觉异常:进食刺激性食物时症状加重,可伴金属味觉。
参考文献:医学真菌学权威著作(如《Medical Mycology》)、宿主-病原体相互作用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