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系统性硬化症Unspecified Systemic sclerosis
编码4A42.Z
关键词
索引词Systemic sclerosis、未特指的系统性硬化症、系统性硬化症、进行性硬皮病、系统性硬皮病、系统性硬化病、肢端硬化症、肢端硬化病、肢端硬皮病、瑟-韦氏综合征、系统性硬化症伴肺受累、患有全身性硬化症的肺部疾病、肺硬皮病、系统性硬化症伴肌病、硬皮病性肌病
缩写SSc、Systemic-Sclerosis
别名弥漫性硬化症、局限性皮肤硬化症、全身性硬化症
未特指的系统性硬化症(USSc)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皮肤活检病理学证据:组织学显示真皮层胶原纤维增生、小血管壁增厚伴周围淋巴细胞浸润(确诊核心依据)。
- 特异性自身抗体阳性:血清中检出抗Scl-70抗体或抗着丝点抗体(与亚型分类无关但高度特异性)。
-
支持条件(临床与影像学依据):
- 典型皮肤硬化:对称性肢端或躯干皮肤增厚、紧绷,累及范围超过掌指/跖趾关节。
- 雷诺现象:寒冷或情绪应激诱发指端苍白-青紫-红润三相变化。
- 内脏受累证据(至少1项):
- 肺间质病变(HRCT显示磨玻璃影或蜂窝肺)。
- 食管运动障碍(钡餐显示蠕动减弱)。
- 肺动脉高压(超声心动图估测肺动脉收缩压≥35 mmHg)。
-
排除标准:
- 需排除硬皮病样表现的继发原因(如职业性硅肺、副肿瘤综合征)。
二、辅助检查
-
实验室检查树:
一级检查
├── 抗核抗体(ANA)筛查
│ └── 阳性则进行特异性抗体检测(抗Scl-70、抗着丝点抗体)
├── 炎症标志物(CRP、ESR)
│
二级检查(内脏评估)
├── 肺功能检查(FVC、DLCO)
├── 心脏超声(评估肺动脉压)
└── 食管测压/钡餐 -
判断逻辑:
- ANA阳性(≥1:320):提示自身免疫病,需结合特异性抗体明确硬化症类型。
- 肺功能FVC<70%预测值:联合HRCT异常可确诊间质性肺病。
- 甲襞毛细血管显微镜检查:发现毛细血管袢缺失或扩张,支持微血管病变诊断。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抗Scl-70抗体阳性:
- 临床意义:与弥漫性皮肤硬化和快速进展性内脏受累(如肺纤维化)高度相关。
- 处理建议:需每6个月复查肺功能及HRCT。
-
抗着丝点抗体阳性:
- 临床意义:更多见于局限型皮肤硬化,但也可出现在USSc中,提示较低的内脏进展风险。
-
CRP持续升高(>10 mg/L):
- 异常意义:提示活动性炎症或并发感染,需排查肺部或肾脏并发症。
-
DLCO(弥散功能)下降:
- 阈值:DLCO<60%预测值提示肺血管病变或间质纤维化,需启动抗纤维化治疗。
-
NT-proBNP升高(>300 pg/mL):
- 意义:提示右心功能不全或肺动脉高压,需紧急心脏超声评估。
四、总结
- 诊断核心:皮肤活检+特异性抗体联合典型临床表现。
- 检查优先级:ANA与抗体检测为首选,内脏评估需根据症状定向选择。
- 预警指标:DLCO显著下降或NT-proBNP升高提示需紧急干预。
参考文献:
- ACR/EULAR 2013系统性硬化症分类标准
- Arthritis & Rheumatology 2020;72(10):1747-1755(更新肺纤维化管理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