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中性粒细胞数量异常Other specified Disorders of neutrophil number
编码4B00.Y
关键词
索引词Disorders of neutrophil number、其他特指的中性粒细胞数量异常、粒细胞缺乏症、慢性粒细胞缺乏症、恶性粒细胞缺乏症、慢性中性粒细胞缺乏、周期性粒细胞缺乏症、粒细胞缺乏性咽峡炎、Schultz病、Werner-Schultz病、舒耳茨病、维尔纳-舒尔茨病、粒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性疾病、原发性粒细胞缺乏、粒细胞缺乏性坏死性粘膜炎
缩写中性粒细胞异常、中性粒细胞数量异常
别名Neutrophil-Count-Abnormality-Specified-Other、中性粒细胞数目异常-其他特指
其他特指的中性粒细胞数量异常(4B00.Y)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
- 骨髓细胞学检查:明确中性粒细胞生成异常(如成熟停滞、病态造血)。
- 基因检测:检出特定致病基因突变(如ELANE、SBDS、GATA2等)。
-
必须条件:
- 持续中性粒细胞异常:
- 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1.8×10⁹/L(减少)或>7.5×10⁹/L(增多),持续≥3个月。
- 反复感染证据:
- 过去6个月内≥2次细菌感染(如肺炎、皮肤脓肿),需微生物学或影像学证实。
- 持续中性粒细胞异常:
-
支持条件:
- 骨髓功能标志物:
- 血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200 pg/mL(提示生成障碍)。
- 免疫学异常:
- 抗中性粒细胞抗体阳性(滴度≥1:160)。
- 遗传特征:
- 家族史阳性(遗传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 骨髓功能标志物: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 血液学检查
├─ 全血细胞计数(含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
├─ 外周血涂片(评估中性粒细胞形态) - 骨髓评估
├─ 骨髓穿刺(细胞形态学)
├─ 骨髓活检(病理学评估) - 遗传与免疫学检测
├─ 基因测序(ELANE、SBDS、GATA2等)
├─ 抗中性粒细胞抗体检测 - 感染相关检查
├─ 微生物培养(血液、脓液)
├─ 病毒核酸检测(EBV、HIV、B19等) - 影像学检查
├─ 胸部CT(评估肺部感染)
└─ 腹部超声(评估脾脏肿大)
判断逻辑:
- 全血细胞计数:
- ANC<1.8×10⁹/L且持续存在→优先排除药物/感染因素。
- ANC>7.5×10⁹/L伴幼稚细胞→需骨髓检查排除白血病。
- 外周血涂片:
- 发现中性粒细胞空泡或中毒颗粒→提示感染或炎症反应。
- 基因测序:
- ELANE基因突变→确诊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 腹部超声:
- 脾脏肿大伴ANC降低→提示脾功能亢进可能。
三、实验室参考值的异常意义
-
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
- <0.5×10⁹/L:极重度减少,暴发性感染风险极高,需紧急处理。
- >20×10⁹/L:提示白血病或骨髓增殖性肿瘤可能。
-
CRP与血沉:
- CRP>100 mg/L且ANC降低→提示严重细菌感染。
- 血沉>50 mm/h→需排查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恶性肿瘤。
-
基因检测结果:
- SBDS基因突变→确诊Shwachman-Diamond综合征(伴胰腺功能不全)。
-
骨髓细胞学:
- 早幼粒细胞比例>20%→提示急性髓系白血病可能。
四、总结
- 确诊核心:需结合持续性中性粒细胞异常、骨髓病理及基因检测。
- 鉴别重点:区分遗传性、免疫性及恶性疾病相关类型。
- 实验室预警:ANC<0.5×10⁹/L需立即启动感染防护措施。
参考文献:
《Williams Hematology》(第10版)
《WHO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2022修订版)
欧洲血液学会(EHA)《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管理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