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道感染,部位和病原体未特指Unspecifi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site not specified
编码GC08.Z
关键词
索引词Urinary tract infection, site not specified、泌尿道感染,部位和病原体未特指、部位未特指的泌尿道感染、尿脓毒血症NOS、泌尿道感染NOS、UTI[泌尿道感染]、UTINOS[泌尿道感染NOS]、菌尿、ASB[无症状性菌尿]、杆菌尿、尿脓
缩写UTI
别名尿感、下尿路感染、膀胱炎、肾盂肾炎、尿道炎
其他特指的排尿异常(MF50.Y)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
- 尿动力学检查异常:明确排尿功能障碍类型(如逼尿肌过度活动、膀胱出口梗阻)。
- 影像学定位证据:通过尿道膀胱造影、超声或MRI发现解剖结构异常(如尿道狭窄、膀胱憩室)。
-
必须条件:
- 核心症状:
- 排尿时疼痛(尿道痛、排尿痛)或异常尿流(如气尿、尿流中断)。
- 尿频(白天≥8次,夜间≥2次)或尿急持续≥2周。
- 实验室依据:
- 尿常规显示脓尿(WBC≥10/HPF)但无细菌培养阳性(排除典型UTI)。
- 核心症状:
-
支持条件:
- 病史特征:
- 近期泌尿系统器械操作史(如导尿、膀胱镜)。
- 神经系统疾病基础(如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
- 体征补充:
- 耻骨上叩诊浊音(提示尿潴留)。
- 尿道口红肿或异常分泌物。
- 病史特征: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 基础筛查
├─ 尿常规 + 尿培养
└─ 血常规 + CRP - 功能评估
├─ 尿流率测定
└─ 残余尿量超声 - 影像学检查
├─ 泌尿系超声
├─ 尿道膀胱造影
└─ 盆腔MRI(复杂性病例) - 特殊检查
├─ 尿动力学检查(金标准)
└─ 膀胱镜检查(疑似解剖异常)
判断逻辑:
- 尿流率测定:
- 最大尿流率<15 ml/s提示梗阻或逼尿肌无力,需结合残余尿量判断。
- 尿流曲线呈间断型提示尿道括约肌协同失调。
- 尿道膀胱造影:
- 造影剂外渗提示尿外渗,尿道狭窄者可见造影剂柱变细。
- 尿动力学检查:
- 逼尿肌压力>40 cmH2O伴低尿流率提示膀胱出口梗阻。
- 膀胱感觉过敏(首次尿意容量<100 ml)提示神经源性病因。
三、实验室参考值
检查项目 | 正常范围 | 异常意义 |
---|---|---|
尿常规 | ||
白细胞 | ≤5/HPF | ≥10/HPF提示炎症,但需排除污染 |
红细胞 | ≤3/HPF | 肉眼/镜下血尿需排查结石或肿瘤 |
尿培养 | 无细菌生长 | 混合菌群生长提示污染,单一菌≥10^5 CFU/ml需治疗 |
血常规 | ||
白细胞 | 4-10×10^9/L | >12×10^9/L提示全身性炎症 |
C-反应蛋白 | <10 mg/L | >50 mg/L提示细菌感染或组织损伤 |
异常结果处理建议:
- 脓尿但培养阴性:考虑间质性膀胱炎或结核感染,建议行PCR检测或膀胱活检。
- 残余尿量>100 ml:需排除神经源性膀胱,建议行脊髓MRI。
四、总结
- 诊断核心:需结合症状持续时间、尿动力学异常及影像学定位证据。
- 检查策略:从无创检查(尿流率、超声)逐步过渡到有创检查(膀胱镜)。
- 关键鉴别:需排除UTI、前列腺增生及神经源性膀胱,特别注意无症状菌尿的干扰。
参考文献:
- EAU《下尿路症状诊疗指南》
- ICS《尿动力学检查标准化报告》
-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排尿功能障碍诊疗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