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Unspecified Female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更新时间:2025-06-19 05:36:30
编码GC4Z

关键词

索引词Female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未特指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女性盆腔脏器脱垂
缩写FPFD
别名盆底功能障碍、盆底肌功能障碍、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

未特指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金标准(确诊依据)

  1. 必须条件
    • 核心症状组合
      • ≥2种盆底功能障碍症状(尿失禁/排便障碍/盆腔脏器脱垂/性功能障碍)持续≥3个月
    • 客观体征确认
      • 妇科检查证实盆腔脏器脱垂(POP-Q分期≥Ⅰ期)
      • 咳嗽试验阳性(压力性尿失禁)或肛门括约肌张力减退(牛津分级≤2级)

支持条件(辅助依据)

  1. 症状量化阈值
    • PFDI-20问卷评分≥45分(中国盆底疾病诊疗指南,2021)
  2. 高危因素
    • ≥2次阴道分娩史 或 BMI≥28 或 绝经后状态
  3. 功能测试异常
    • 盆底肌电图显示协调性异常(收缩振幅<20μV)
    • 尿流率测定最大流速<15ml/s

二、辅助检查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初筛检查] --> B[症状问卷评估] A --> C[妇科检查] A --> D[基础尿动力学] B --> E[PFDI-20/PFIQ-7] C --> F[POP-Q分期] D --> G[尿流率测定] D --> H[残余尿检测]

A --> I[专项检查] I --> J[影像学检查] I --> K[电生理评估] J --> L[经会阴三维超声] J --> M[动态盆底MRI] K --> N[盆底肌电图] K --> O[阴部神经传导]

判断逻辑

  1. POP-Q分期系统
    • 测量6个解剖点与处女膜缘距离,量化脱垂程度
    • ≥Ⅰ期即具诊断意义,Ⅲ期需手术干预
  2. 经会阴三维超声
    • 肛提肌裂孔面积>25cm²(静息)或>30cm²(张力)提示支持结构缺陷
  3. 尿动力学组合
    • 尿流率低+残余尿>150ml = 排尿功能障碍
    • ALPP<60cmH₂O+尿道高活动性 = 固有括约肌缺陷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正常参考值 异常意义
盆底肌电图 静息:2-5μV
收缩:20-50μV
振幅<20μV:肌力减退
协调异常:神经损伤
尿流率测定 Qmax≥15ml/s <15ml/s:膀胱出口梗阻
曲线中断:盆底肌协同失调
残余尿量 <50ml >150ml:排尿功能不全
反复>100ml需导尿干预
ALPP >90cmH₂O 60-90cmH₂O:轻度缺陷
<60cmH₂O:固有括约肌损伤
肛提肌裂孔面积 静息<20cm²
张力<25cm²
>25cm²:支持结构薄弱
张力期>30cm²:重度盆底松弛

异常结果处理路径

  1. 肌电图异常 → 转诊盆底康复科制定生物反馈训练
  2. ALPP<60cmH₂O → 尿道中段悬吊术评估
  3. 裂孔面积>30cm²+症状 → 考虑植入网片修复

四、诊断流程总结

  1. 初筛:症状问卷+基础妇科检查
  2. 确诊:满足必须条件+1项支持条件
  3. 分型定位:影像学/电生理检查明确损伤部位
  4. 治疗分层
    • 轻度(POP-QⅠ-Ⅱ):盆底肌训练(PFMT)
    • 中重度(POP-QⅢ+):手术联合生物反馈

依据来源

  • ICS《盆底功能障碍评估白皮书》(2019)
  • 《中华妇产科学(第3版)》盆底疾病章节
  • FIGO《女性盆底健康管理共识》(2022)
  • 中国《盆底功能障碍诊治指南》(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