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与盆腔器官脱垂有关的功能性膀胱疾患Other specified Functional bladder disorders associated with pelvic organ prolapse
编码GC40.6Y
关键词
索引词Functional bladder disorders associated with pelvic organ prolapse、其他特指的与盆腔器官脱垂有关的功能性膀胱疾患
缩写其他特指盆腔器官脱垂相关功能性膀胱疾患、其他特指盆腔器官脱垂功能性膀胱疾患
别名其他特定盆腔器官脱垂相关功能性膀胱疾患、其他特定盆腔器官脱垂功能性膀胱问题、与盆腔器官脱垂相关的其他特定功能性膀胱疾患、与盆腔器官脱垂相关的其他特定膀胱功能障碍
其他特指的与盆腔器官脱垂有关的功能性膀胱疾患(GC40.6Y)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
-
金标准:
- 尿动力学检查+盆腔器官脱垂客观证据:
- 尿流动力学证实存在排尿功能障碍(如最大尿流率<15 mL/s,残余尿量>150 mL)
- 同时通过POP-Q分期系统确认盆腔器官脱垂≥Ⅱ期(脱垂最远端超出处女膜平面≥1 cm)
- 尿动力学检查+盆腔器官脱垂客观证据:
-
必须条件:
- 症状与体征关联性:
- 存在混合性尿失禁(压力性+急迫性)或排尿困难
- 脱垂复位试验阳性(脱垂复位后尿失禁症状改善或消失)
- 解剖结构异常证据:
- 妇科检查确认膀胱膨出/子宫脱垂/直肠膨出等解剖改变
- 症状与体征关联性:
-
支持条件:
- 排尿日记异常:
- 日间排尿≥8次/夜间≥2次,且每次尿量<200 mL
- 盆底肌电活动异常:
- 表面肌电图显示肛提肌收缩力<20 μV或协调性失调
- 特殊症状组合:
- Valsalva动作辅助排尿+膀胱区坠胀感(敏感性>80%)
- 排尿日记异常: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辅助检查体系] --> B[基础评估] A --> C[功能学检查] A --> D[影像学检查] B --> B1[病史与症状问卷] B --> B2[妇科检查-POP-Q分期] B --> B3[排尿日记记录] C --> C1[尿流动力学] C1 --> C11[尿流率测定] C1 --> C12[膀胱压力容积测定] C1 --> C13[尿道压力描记] C --> C2[盆底肌电图] D --> D1[盆腔超声] D --> D2[动态MRI] D --> D3[排粪造影]
判断逻辑:
-
基础评估:
- POP-Q分期是解剖诊断核心,Ⅱ期以上需警惕功能性膀胱疾患
- 排尿日记量化症状频率,尿量<200 mL提示膀胱感觉过敏
-
尿流动力学:
- 尿流率降低(Qmax<15 mL/s)→ 提示膀胱出口梗阻
- 逼尿肌压力>40 cmH₂O → 排除神经源性膀胱
- 漏尿点压<60 cmH₂O → 支持压力性尿失禁
-
影像学:
- 动态MRI:膀胱颈下移>2.5 cm或尿道旋转角>45°→ 尿道支持结构失效
- 排粪造影:直肠前突>3 cm→ 提示后盆腔缺陷
三、实验室参考值及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参考范围 | 异常意义 |
---|---|---|
尿常规 | 白细胞<5/HPF | 白细胞升高提示尿路感染(需排除感染性尿急) |
残余尿量 | <50 mL | >150 mL表明排尿效率低下,需警惕尿潴留风险 |
膀胱容量 | 300-600 mL | <200 mL提示膀胱感觉过敏;>600 mL警惕膀胱收缩无力 |
尿流率(Qmax) | 男性>20 mL/s 女性>25 mL/s |
<15 mL/s提示出口梗阻,需结合压力-流率分析 |
盆底肌收缩力 | >40 μV | <20 μV表明盆底肌功能衰竭,需强化康复治疗 |
血清雌激素 | 绝经前>30 pg/mL | <20 pg/mL提示低雌激素状态,加重盆底结缔组织薄弱(需激素替代评估) |
四、诊断流程要点
- 优先排除: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间质性膀胱炎、泌尿系感染等类似疾病
- 核心诊断路径:
- 症状问卷→POP-Q分期→尿流动力学→影像学定位缺陷部位
- 治疗关联性:
- 解剖缺陷为主(POP-Q≥Ⅲ期)→ 首选手术修复
- 功能异常为主→ 行为治疗+盆底康复
参考文献:
- ICS(国际尿控协会)《盆底功能障碍评估指南》
- ACOG(美国妇产科学院)第214号实践公报
- IUGA(国际泌尿妇科协会)盆腔器官脱垂诊疗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