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视Visual illusions
编码9D54
关键词
索引词Visual illusions、幻视、视物显小症、视物显大症、振动幻视、Pulfrich立体幻觉、光晕视觉、视觉光晕
缩写VH
别名见鬼、看见不存在的东西
幻视(9D54)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病史与临床表现:患者报告看到不存在的事物或对存在事物产生扭曲的理解,并且这些感知内容不符合客观现实。
- 排除其他原因:排除由眼疾、药物副作用、代谢性疾病或其他全身性疾病引起的视觉异常。
-
支持条件(临床与流行病学依据):
- 典型症状:
- 视觉异常:患者报告看到不存在的事物或对存在事物产生扭曲的理解(80%-90%)。
- 视物显小症/显大症:物体大小知觉明显不同于实际尺寸(30%-50%)。
- 振动幻视:静止物体看起来似乎在移动(20%-40%)。
- 非典型症状:
- 伴随其他感觉系统的错觉:除了单纯视觉方面的异常外,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听觉、触觉等其他感觉系统的错觉(10%-20%)。
- 情绪波动:由于幻视带来的焦虑、紧张等情绪变化(20%-30%)。
- 认知障碍:注意力不集中,难以完成一些看似简单的任务(10%-20%)。
- 体征:
- 眼底检查正常:大多数情况下,眼底检查未见明显异常(70%-80%)。
- 神经系统检查异常:可能发现大脑皮层异常兴奋或其他神经系统病变的迹象(30%-50%)。
- 前房或玻璃体炎症: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由感染引起的幻视,可能会出现房水闪辉、炎性细胞浸润(5%-10%)。
- 视神经受累:视盘水肿、边界模糊(5%-10%,提示炎症扩散至视神经)。
- 典型症状:
-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初步诊断为幻视。
- 若无明确的病史和临床表现,需结合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二、辅助检查
-
神经影像学检查:
- MRI或CT扫描:
- 异常意义:显示脑部结构异常,如肿瘤、出血或炎症(阳性率:约60%-80%)。有助于排除器质性病变。
- 判断逻辑:如果影像学检查发现异常,需要进一步评估这些异常是否是导致幻视的原因。
- MRI或CT扫描:
-
脑电图(EEG):
- 异常放电:
- 异常意义:在癫痫等疾病中可见异常放电波形(阳性率:约40%-60%)。有助于识别癫痫引起的幻视。
- 判断逻辑:如果EEG显示异常放电,应考虑癫痫作为幻视的潜在原因。
- 异常放电:
-
血液学检查:
- 血常规、生化指标:
- 异常意义:排除代谢性疾病或全身性感染(异常率:约20%-40%)。有助于排除代谢性和感染性病因。
- 判断逻辑:如果血液学检查异常,需要进一步评估是否存在代谢性疾病或感染。
- 血常规、生化指标:
-
病原学检测:
- 病毒、细菌培养:
- 异常意义:在感染性病因中进行相关病原学检测(阳性率:约10%-30%)。有助于确定感染性病因。
- 判断逻辑:如果病原学检测阳性,需要进一步治疗感染。
- 病毒、细菌培养:
-
眼科检查:
- 眼底检查:
- 异常意义:大多数情况下,眼底检查未见明显异常(70%-80%)。有助于排除眼部疾病。
- 判断逻辑:如果眼底检查异常,需要进一步评估眼部疾病是否是幻视的原因。
- 眼底检查: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神经影像学检查:
- MRI或CT扫描阳性:直接提示脑部结构异常,如肿瘤、出血或炎症,支持器质性病变导致的幻视。
- 判断逻辑: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评估脑部异常是否是幻视的主要原因。
-
脑电图(EEG):
- 异常放电阳性:提示癫痫或其他脑电活动异常,支持癫痫引起的幻视。
- 判断逻辑: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评估癫痫是否是幻视的主要原因。
-
血液学检查:
- 血常规、生化指标异常:提示代谢性疾病或全身性感染,支持代谢性或感染性病因导致的幻视。
- 判断逻辑: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评估代谢性疾病或感染是否是幻视的主要原因。
-
病原学检测:
- 病毒、细菌培养阳性:提示感染性病因,支持感染导致的幻视。
- 判断逻辑: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评估感染是否是幻视的主要原因。
-
眼科检查:
- 眼底检查异常:提示眼部疾病,支持眼部疾病导致的幻视。
- 判断逻辑: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评估眼部疾病是否是幻视的主要原因。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于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结合排除其他原因。
- 辅助检查以神经影像学、脑电图、血液学检查和病原学检测为主,帮助识别潜在的器质性、代谢性、感染性或其他病因。
- 实验室异常意义需综合解读,重点关联脑部结构异常、脑电活动异常、代谢性疾病、感染及其他潜在病因的结果。
权威依据:ICD-11分类标准及相关专业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