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特指的眼睑皮炎或湿疹Unspecified Dermatitis or eczema of eyelids
编码9A06.7Z
关键词
索引词Dermatitis or eczema of eyelids、未特指的眼睑皮炎或湿疹、眼睑皮炎或湿疹
缩写未特指眼睑皮炎、未特指眼睑湿疹
别名眼皮-发炎-未特指、眼皮-湿疹-未特指、眼睑-皮肤病-未特指、未特指的眼睑炎症、未特指的眼睑过敏反应
未特指的眼睑皮炎或湿疹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典型临床表现:
- 眼睑皮肤持续性或复发性红斑、丘疹、鳞屑,伴瘙痒或烧灼感(≥2项)。
- 病程≥2周,且排除感染性睑缘炎(如细菌/病毒性结膜炎)。
- 体征验证:裂隙灯检查显示眼睑皮肤苔藓样变、裂隙或糜烂(至少1项)。
- 典型临床表现:
-
支持条件(辅助诊断依据):
- 过敏原关联:斑贴试验阳性(≥1种过敏原,如镍、香料、防腐剂)或血清特异性IgE≥0.35kU/L。
- 泪膜功能异常:泪膜破裂时间(BUT)<10秒或Schirmer试验<10mm/5min。
- 病理学支持:皮肤活检显示表皮角化过度、真皮淋巴细胞浸润(非必需,用于疑难病例)。
-
阈值标准:
- 确诊:满足所有必须条件。
- 高度疑似:满足必须条件中的临床表现+任意2项支持条件。
二、辅助检查
-
检查项目树:
mermaid graph TD A[基础评估] --> B[裂隙灯检查] A --> C[病史采集] B --> D[皮肤形态评估] C --> E[过敏史/暴露史] D --> F[红斑/鳞屑/糜烂] E --> G[可疑过敏原] F --> H[实验室检查] G --> H H --> I[过敏原检测] H --> J[泪膜功能检测] H --> K[皮肤刮片镜检] I --> L[斑贴试验] I --> M[血清IgE] -
判断逻辑:
- 裂隙灯检查:
- 红斑/鳞屑→支持炎症性皮肤病;糜烂/裂隙→提示慢性损伤或继发感染。
- 斑贴试验:
- 阳性过敏原(如甲基异噻唑啉酮)→确诊接触性皮炎亚型,指导规避。
- 泪膜功能检测:
- BUT缩短+Schirmer减少→提示干眼协同作用,需联合治疗。
- 皮肤刮片镜检:
- 检出金葡菌→启动抗感染治疗;阴性→强化抗炎管理。
- 裂隙灯检查: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检查项目 | 参考值范围 | 异常意义 | 处理建议 |
---|---|---|---|
血清特异性IgE | <0.35kU/L(阴性) | ≥0.35kU/L提示Ⅰ型超敏反应(尘螨/花粉) | 避免过敏原,考虑抗组胺药 |
斑贴试验 | 无反应(阴性) | 阳性反应(++及以上)表明接触性过敏(如眼妆/金属) | 停用致敏产品,改用无添加剂替代品 |
泪膜破裂时间 | ≥10秒 | <10秒提示泪膜不稳定,加重眼睑刺激 | 人工泪液+睑板腺按摩 |
Schirmer试验 | ≥10mm/5min | <10mm/5min提示泪液分泌不足,加剧皮肤干燥 | 保湿剂+评估全身性疾病(如干燥综合征) |
皮肤活检病理 | 无炎性浸润 | 淋巴细胞浸润+海绵水肿→支持湿疹;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提示过敏主导 | 局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 |
血嗜酸性粒细胞 | <5% | >5%提示特应性体质或系统性过敏 | 筛查全身过敏原及特应性皮炎 |
四、总结
- 诊断核心:典型眼睑皮损(红斑/鳞屑/瘙痒)是诊断基石,需严格排除感染性疾病。
- 检查优先级:
- 裂隙灯评估皮损特征 → 2. 泪膜功能+过敏原筛查 → 3. 疑难病例行病理活检。
- 实验室价值:
- 过敏原检测指导病因管理,泪膜指标优化眼表治疗,病理检查明确炎症性质。
参考文献:
- 《中华眼科杂志》眼睑疾病诊疗共识(2023)
- 《中国接触性皮炎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
- Rook's Textbook of Dermatology(第10版)
- ICD-11 眼睑疾病分类编码(ICD-11:9A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