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眦间距增宽Telecanthus

更新时间:2025-06-20 17:52:28
编码9A00.1

关键词

索引词Telecanthus、内眦间距增宽
缩写内眦增宽
别名内眼角间距增大、内眼角过宽、内眼角间距增加、内眦距离增宽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位侧
--单侧,未特指
--左侧
--双侧
--右侧

内眦间距增宽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内眦间距增宽(Telecanthus)是一种眼周区的先天性异常,表现为两眼内眼角之间的距离大于正常范围。该病通常伴随其他面部结构异常,如鼻梁扁平、上睑下垂或内眦赘皮等,并且可能影响患者的外观及部分视觉功能。在ICD-11中归类于先天性眼睑错位的一个具体类型。


病因学特征

  1. 遗传因素

    • 内眦间距增宽多见于一些具有遗传背景的综合症中,比如21-三体综合征(唐氏综合症)、Treacher Collins综合症以及某些罕见的颅面畸形疾病。这些遗传性疾病往往导致包括眼眶在内的多个面部区域发育异常。
  2. 胚胎发育缺陷

    •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如果鼻骨和眼眶骨骼发育不全或位置异常,可引起内眦部位的空间相对扩大,从而造成内眦间距过宽的现象。这通常是由于特定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异常导致的胚胎期器官形成障碍所致。
  3. 伴发症状

    • 除了明显的内眦间距离增加外,患者还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 鼻根部平坦且较宽;
      • 呼吸道通气不畅或频繁鼻出血;
      • 眼裂变小,可能导致假性斜视;
      • 溢泪现象,即泪水不能通过正常的泪道排出而溢出到脸颊上。

病理机制

  1. 解剖结构变化

    • 正常情况下,内眦由一系列复杂的韧带系统支持,保持其稳定性和适当位置。当这些支撑结构发生异常时,会导致内眦移位或过度伸展,进而产生间距增宽的情况。
    • 特别是内眦韧带的位置改变对于维持两眼间恰当的距离至关重要;任何牵拉或松弛都可能影响最终的外观形态。
  2. 相关眼部问题

    • 伴有严重内眦赘皮的情况下,不仅会影响美观,还会对视力造成一定影响。例如,过多的皮肤遮挡视线,或者由于泪腺导管开口受阻引起的持续性流泪等问题。

临床表现

  1. 主要特征

    • 显著的内眼角间距增加是最直观的表现形式。
    • 有时会合并有轻度至中度的上睑下垂,进一步加剧了面部不对称感。
    • 内眦角显得较为钝圆而非尖锐,使得整个眼部轮廓缺乏清晰度。
  2. 辅助检查

    • 通过详细的面部测量可以准确评估内眦间距的具体数值及其与平均值之间的差距。
    • 影像学手段如CT扫描有助于了解深层次骨骼结构是否存在异常。

参考文献:以上信息整理自专业医学资料及临床研究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