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视网膜脱离或裂孔Other specified Retinal detachments or breaks
编码9B73.Y
关键词
索引词Retinal detachments or breaks、其他特指的视网膜脱离或裂孔、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牵引性视网膜脱离不伴裂孔、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未特指眼、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伴视网膜脱离
缩写RHD
别名视网膜脱离或裂孔-其他特指类型、Retinal-Detachment-or-Hole-Other-Specified
其他特指的视网膜脱离或裂孔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眼底影像学确诊:
-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显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分离(脱离)或全层缺损(裂孔)。
- 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或B超检测到视网膜隆起及下积液(渗出性)或纤维牵拉带(牵引性)。
- 眼底影像学确诊:
-
支持条件(临床依据):
- 典型症状组合:
- 急性期:突发视力下降(≥2行视力表)+ 飞蚊症/闪光感 + 视野缺损(≥1象限)。
- 慢性期:进行性视野缩小伴色觉异常(黄斑受累时)。
- 高危因素:
- 高度近视(> -6.00D)、眼外伤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眼部手术史。
- 典型症状组合:
-
阈值标准:
- 符合"必须条件"中任意一项即可确诊。
- 若无直接影像学证据,需同时满足:
- 典型症状组合(≥2项核心症状)
- 荧光素血管造影(FFA)显示渗漏/无灌注区(渗出性)或牵拉性血管变形(牵引性)
二、辅助检查
mermaid graph TD A[初筛检查] --> B[视力/眼压测量] A --> C[裂隙灯前房评估] A --> D[直接检眼镜眼底观察] D --> E[疑似阳性] E --> F[影像学确诊层] F --> F1[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CT] F --> F2[超声生物显微镜 UBM] F --> F3[B超] E --> G[病因鉴别层] G --> G1[荧光素血管造影 FFA-渗出性] G --> G2[广角眼底照相-牵引性] G --> G3[电生理检查-视功能]
判断逻辑:
- OCT:
- 脱离:神经上皮层隆起 > 300μm,下液暗区;裂孔:全层缺损伴边缘卷曲。
- 牵引性病例需观察玻璃体-视网膜界面牵拉带。
- FFA:
- 渗出性:晚期染料积存("湖样"渗漏);牵引性:血管迂曲/无灌注区。
- UBM/B超:
- 屈光间质混浊时,UBM检测前段脱离,B超量化脱离范围(>3钟点位需紧急手术)。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
炎症标志物:
- 房水细胞(+):提示葡萄膜炎继发渗出性脱离,需抗炎治疗。
- CRP > 10mg/L:支持感染/炎症病因,排除肿瘤性渗出。
-
血液检查:
- HbA1c > 7%:提示糖尿病性牵引性脱离风险,需强化血糖控制。
- 血小板 > 450×10⁹/L:警惕血管阻塞性疾病导致的缺血性牵拉。
-
特殊检测:
- HLA-B27(+):伴关节炎时提示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等全身病关联。
四、总结
- 确诊核心依赖OCT/UBM直接显示视网膜结构异常,FFA辅助病因分型。
- 检查优先级:急性症状首选OCT(灵敏度>95%),屈光间质混浊时用B超。
- 实验室异常意义:炎症标志物指导病因治疗,代谢指标管理基础疾病。
参考文献:
- AAO《视网膜与玻璃体疾病临床指南》(2024)
- 《中华眼科杂志》视网膜脱离诊疗专家共识(2023)
- Ryan《视网膜》(第6版)渗出性与牵引性脱离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