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特指的视觉功能损害Other specified Impairment of visual functions

更新时间:2025-06-18 21:07:49
编码9D7Y

关键词

索引词Impairment of visual functions、其他特指的视觉功能损害、慢视觉、迟视症
缩写OTVD
别名视觉功能异常-特指、特定视觉功能问题、视力功能特定损害

其他特指的视觉功能损害的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实验室参考值


一、诊断标准(金标准)

  1. 必须条件(确诊依据)

    • 多模式功能影像学证据
      • OCT显示黄斑区神经上皮层脱离或椭圆体带中断(特异性>90%)。
      • FFA证实存在血管渗漏/无灌注区(异常符合率>85%)。
    • 视野特征性缺损
      • 中心暗点(直径≥5°)或弓形暗点(符合青光眼性视野损害模式)。
  2. 支持条件(临床表现)

    • 典型视觉症状
      • 获得性视物变形(直线扭曲)伴中心视力下降(0.3-0.6)。
      • 动态细节辨识障碍(如运动物体追踪困难)。
    • 高危因素暴露史
      • 糖尿病史≥5年、青光眼家族史或视网膜变性类疾病遗传背景。
  3. 排除标准

    • 已明确诊断的视神经炎、脑卒中相关视野缺损及其他ICD-11明确定义的视觉障碍。

二、辅助检查

  1. 功能评估体系
    text 视觉功能评估树 ├─ 形态学检查 │ ├─ 眼底照相(筛查出血/渗出) │ └─ OCT(黄斑区层析分析) ├─ 血管评估 │ ├─ FFA(微血管渗漏评估) │ └─ ICGA(脉络膜循环评估) ├─ 电生理检查 │ ├─ mfERG(局部视网膜反应) │ └─ VEP(视通路传导功能) └─ 视野评估 ├─ 标准自动视野计(24-2/30-2程序) └─ 微视野检查(黄斑功能测绘)

  2. 判断逻辑

    • OCT与FFA联合解读
      • 黄斑区神经上皮脱离(OCT)+ 荧光渗漏(FFA)→ 提示脉络膜新生血管。
      • 椭圆体带断裂(OCT)+ 无灌注区(FFA)→ 提示缺血性视网膜病变。
    • 电生理与视野关联
      • mfERG振幅降低区域与视野缺损区对应→ 提示局部视网膜功能损害。
      • VEP潜伏期延长伴P100波幅下降→ 提示视神经传导障碍。

三、实验室检查的异常意义

  1. 功能影像学指标

    • OCT中央视网膜厚度(正常值:250-300μm):
      • >350μm→ 黄斑水肿(需排查糖尿病/静脉阻塞)。
      • <200μm→ 黄斑萎缩(晚期AMD表现)。
    • FFA渗漏时间
      • 动脉期异常渗漏→ 提示炎症活动(如葡萄膜炎)。
  2. 电生理参考值

    • mfERG N1-P1振幅(正常>50nV/deg²):
      • 下降30%→ 局部光感受器功能障碍。
    • VEP P100潜伏期(正常<115ms):
      • 延迟>10ms→ 视神经脱髓鞘病变可能。
  3. 血液检测

    • HbA1c>7%:提示糖尿病控制不佳,需警惕增殖性视网膜病变。
    • 抗水通道蛋白4抗体阳性:提示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风险。

四、总结

  • 诊断核心需结合形态学(OCT/FFA)与功能学(视野/mfERG)证据,排除其他明确分类疾病。
  • 检查策略应遵循"形态→功能→病因"的阶梯式评估流程,避免单一检查误判。
  • 实验室异常需与临床表现时空关联,特别注意代谢指标(HbA1c)对预后的提示作用。

参考文献
《眼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9版)
美国眼科学会(AAO)《视网膜疾病临床指南》
国际临床视觉电生理学会(ISCEV)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