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感染性后脉络膜炎Noninfectious posterior uveitis

更新时间:2024-10-12 14:01:01
编码9B65.0

关键词

索引词Noninfectious posterior uveitis、非感染性后脉络膜炎、非感染性后葡萄膜炎、Vogt Koyanagi Harada综合征引起的后葡萄膜炎、交感性眼炎、匐行性脉络膜炎、鸟枪弹样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急性后极部多发性鳞状色素上皮病变、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急性特发性盲点扩大综合征、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急性黄斑性视神经视网膜病、弥漫性视网膜下纤维化、弥漫性单侧亚急性视神经视网膜炎、多灶性脉络膜炎
同义词noninfectious choroiditis
缩写NIPU
别名VogtKoyanagiHarada综合征引起的后葡萄膜炎

非感染性后脉络膜炎的核心症状与体征


症状(主观感受)

典型症状

  1. 视力下降
    • 中心视力减退,尤其当病变累及黄斑区时更为明显。患者可能会报告视野中央有暗点或模糊不清(高,70%-90%)。
  2. 飞蚊症
    • 由于玻璃体内炎症细胞或混浊物质增多,患者会感到眼前有漂浮的小黑点或线条(中,40%-60%,与玻璃体炎症程度相关)。
  3. 视物异常
    • 包括色觉改变、对比敏感度降低等现象(中,50%-70%)。

其他可能症状

  1. 闪光幻视
    • 视网膜受炎性刺激时可出现短暂光斑或闪烁感(低,20%-30%)。
  2. 眼部不适
    • 轻微眼痛或畏光,通常不伴明显睫状充血(低,10%-30%)。
  3. 全身伴随症状
    • 合并系统性疾病(如白塞病、结节病)时可能出现发热、关节痛等(低,10%-20%)。

体征(客观检测结果)

典型体征

  1. 眼底病变
    • 灰白色或黄白色病灶:视网膜下散在性灰白色病灶,边界模糊,轻度隆起(高,80%-90%)。
    • 渗出和水肿:视网膜水肿伴渗出,重症可继发脉络膜视网膜萎缩(高,70%-80%)。
  2. 视网膜血管炎
    • 血管壁白鞘、闭塞或渗漏(荧光素血管造影证实)(中,50%-70%)。
  3. 玻璃体炎症
    • 玻璃体细胞浸润(裂隙灯或OCT可见)(中,40%-60%)。

非典型体征

  1. 前房炎症
    • 轻微房水闪辉(裂隙灯检查可见)(低,10%-20%)。
  2. 视神经受累
    • 视盘水肿或边界模糊(低,5%-15%,提示炎症扩散)。
  3. 并发症相关体征
    • 继发性青光眼:眼压升高(低,10%-20%,与长期炎症或激素治疗相关)。
    • 视网膜脱离:液体积聚导致视网膜隆起(低,5%-10%,重症或未及时治疗者)。

实验室与影像学特征

  1. 血清学检查
    • 自身抗体检测:如ANA(抗核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等(阳性率:约30%-50%,取决于病因)。
  2. 病原学检测
    • PCR病毒核酸阴性(用于排除感染性因素)。
  3. 影像学表现
    • 荧光素血管造影(FFA):显示血管渗漏、染色或遮蔽(异常率:约90%-95%)。
    •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测视网膜层间水肿、脉络膜增厚(异常率:约80%-90%)。

注:临床表现因病因、宿主免疫状态及病情进展阶段而异。非感染性后脉络膜炎的诊断需结合详细的病史采集、全面的眼科检查及辅助影像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