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交叉疾患Disorder of optic chiasm
编码9C41
关键词
索引词Disorder of optic chiasm、视交叉疾患、视交叉障碍、视交叉疾病、视交叉病损、视交叉内病损、视交叉前病损、视交叉综合征
同义词chiasma syndrome、chiasmal optic disorder、disease of optic chiasm、chiasmal lesion、intrachiasmal lesion、prechiasmal lesion
缩写视交叉病变
别名视神经交叉疾患、视神经交叉病变、视交叉问题
后配组 注:后配组是ICD-11中的组合模式,通过补充内容更精准描述疾病特征或致病原因。此处非完整版本,详细可自行查阅ICD11官网
位侧
--
单侧,未特指--
左侧--
双侧--
右侧关联情况
9D90 视力损害(包括盲)
9D90.3
严重视力损害9D90.1
轻度视力损害9D90.6
盲9D90.7
近视力损害9D90.2
中度视力损害9D90.2
最佳矫正视力损害9D90.2
复合型视觉功能相关障碍9D90.2
视觉敏锐度损害9D90.2
特定的视觉功能障碍9D90.2
其他特指的视力损害9D90.2
未特指的视力损害9D90.2
裸眼视力损害视交叉疾患的临床与医学定义及病因说明
临床与医学定义
视交叉疾患是指一组涉及视交叉区域的疾病。视交叉是大脑中两侧视神经(CN II)部分纤维相互交叉的结构,位于下丘脑前下方、垂体上方。该部位对于视觉信息从眼传递到大脑的过程至关重要。当视交叉发生病变时,可导致特定模式的视觉障碍,特别是双颞侧偏盲(即视野中的两侧外侧部分丧失)。
病因学特征
-
肿瘤压迫:
- 垂体腺瘤是最常见的引起视交叉受压的原因之一,因其靠近视交叉位置。随着肿瘤增长,对视交叉的压力逐渐增加,从而影响视觉传导。
- 其他可能的肿瘤包括颅咽管瘤、脑膜瘤等,这些肿瘤虽然相对少见,但也可能导致视交叉功能受损。
-
炎症性因素:
- 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感染(如视神经炎、结核性脑膜炎)可引发视交叉局部或广泛炎症反应,损害其正常结构和功能。
-
脱髓鞘疾病:
- 多发性硬化症等脱髓鞘疾病会导致视交叉内的神经纤维失去保护性的髓鞘,进而干扰视觉信号的有效传递。
-
缺血性损伤:
- 由于血管异常(如前交通动脉瘤)或供血不足导致的局部缺血亦能造成视交叉损伤。
-
外伤与颅内高压:
- 头部受到剧烈撞击或其他形式的创伤有时会直接影响到视交叉区;另外,长期存在的颅内高压状态也可能间接压迫视交叉,造成损伤。
病理机制
-
直接压迫效应:
- 当邻近组织肿物增大至一定程度时,会对视交叉产生机械性压迫作用,阻碍了通过此处的神经纤维正常传导,表现为进行性视力下降及视野缺失。
-
代谢与营养障碍:
- 脱髓鞘或缺血条件下,视交叉内细胞无法获得足够氧气和营养物质供给,继而出现退行性变性和死亡,进一步削弱了视觉通路的功能。
-
免疫介导损伤:
- 炎症过程中释放的各种介质能够破坏周围环境稳定性,甚至直接攻击神经元本身,诱发不可逆的损害。
临床表现
- 症状特征:
- 视觉改变:患者常报告有渐进性视力减退现象,并且在视野检查中发现典型的双颞侧偏盲模式。
- 其他神经系统体征:根据具体病因不同,还可能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提示可能存在颅内压力增高),以及内分泌失调等复杂情况。
参考文献:
- 《眼科全书》
- 《神经眼科学》
请注意,上述内容基于现有公开资料整理而成,具体情况请以专业医生诊断为准。